北部湾生态笔记之蛤蚧

北部湾生态笔记|来源:防城港日报2010-07-15 16:09:17|网络编辑:李艳红

\

  ● 徐治平

  蛤蚧多生长于山区,尤其是山石嶙峋、古木葱笼之处。

  每到一地,月明星稀之夜,若能听到“蛤蚧——蛤蚧——”的叫声,总会引起我草木繁茂、峡谷幽深的联想。也有人害怕蛤蚧的叫声,觉得它过于凄厉哀怨,令人惆怅伤感。

  广西盛产蛤蚧,德保的产量尤多。上世纪80年代初到德保县采访,最先引起我兴趣的便是蛤蚧。据《镇安府志》记载:“蛤蚧首如蟾蜍,背绿色,上有黄斑点,若古锦文,长尺余……多居古木窍间,自呼其名,声绝大。粤西产蛤蚧,雄鸣曰蛤,雌鸣曰蚧。每生一岁则鸣一声,形似蜥蜴。人获其雄者悬之壁间,其雌必来合抱而死;获雌亦然。”翻译成白话,“自呼其名”即蛤蚧自己叫自己的名字,其叫声为“蛤蚧——蛤蚧——”。在我的印象里,每只蛤蚧的叫声都是“蛤蚧——蛤蚧——”,并非雄的叫声只是“蛤——”,雌的叫声只是“蚧——”。有趣的是,“每生一岁则鸣一声”,即一岁的每次叫一声,两岁的每次叫两声,能一口气叫13声的最为难得,即此蛤蚧已有13岁,为极品。

  近读林宝的《斑斓的海》,得知上思县四方山石灰岩地区和十万大山的悬崖峭壁也是蛤蚧的主产地之一。《上思县志》有载:“蛤蚧,偶虫也。县属怀岩多有之,脚生五爪,与别地不同。”“偶虫”即蛤蚧出入总是雌雄成双,形影不离,故收购蛤蚧多半是以对计算的。据我所知,“别地”的蛤蚧也是“脚生五爪”,与上思的蛤蚧并没有什么不同。蛤蚧为广西著名的药用动物,产量占全国的80%。上世纪70年代,上思县每年可收购蛤蚧3000余对,远销港澳地区与日本等地。如今野生蛤蚧已不多得,不少地方以人工饲养取而代之。

  蛤蚧,亦称大壁虎、仙蟾,爬行纲,有鳞目,壁虎科,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趾爪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轻松自如爬行于洞壁和树顶之上。多栖息于石岩或树洞,夜间活动,捕食昆虫、鸟雀、蛇类等小动物。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地,也产于印度及东南亚诸国。蛤蚧为补药之上品,有补肾、壮阳、平喘、益精血、增加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独特功效。以其躯体及睾丸为主要原料,辅以冰糖、茯苓、枸杞子、桂圆、肉桂等物,再以优质米酒泡制,即可酿成名贵的蛤蚧酒。酒呈琥珀色,清亮透明,香气淳美,饮之可润肺益肾、补气壮阳,为民间所喜爱。

  蛤蚧形体特别,颇有几分憨呆丑陋。头三角形,有点像蛇头,嘴阔而圆,牙齿尖细。眼凸起,瞳孔时常掩闭,只剩垂直的缝隙,没精打采的样子。有四脚,粗而壮,前短后长,每脚五爪。背墨绿或灰褐色,有细鳞及棕红色斑点。身粗尾长,尾部有环状斑纹,深浅相间,犹如蛇尾。越老的蛤蚧体色越深,有的浑身苍黑,斑点赭红,远看仿佛一截枯木或一块顽石。蛤蚧忠于爱情,一夫一妻,绝不见异思迁。地方志所谓“人获其雄者悬之壁间,其雌必来合抱而死;获雌亦然”,所说的大概就是这层意思。蛤蚧还有一种憨劲,即民间所说“蛤蚧咬人,雷打不动”。若不慎被其咬住,用香火或烟头烫其“屁股眼”,可使之立即松口。

  上世纪60年代末,某大学女生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每到夜晚,仰卧床上,总会看到瓦顶下的木条出现几只蛤蚧,攀爬钻窜,不时发出“蛤蚧——蛤蚧——”的叫声。女生以为是蛇,吓得半死,心想若有白马王子为之驱赶,就嫁给他。有点讽刺意味的是,当年令人心悸的蛤蚧,如今却难觅其踪影。想拍一张蛤蚧照片,只能到野生动物市场去寻找。在某市场,我终于找到了卖蛤蚧的摊贩。绿色的尼龙网,装着一袋袋的蛤蚧。管理人员查问,说是人工养殖的;顾客来买,说是野生的,从越南那边来的。要求拍张照片,被拒绝了。无奈,买回一对。也许是被困久了,饿坏了,这对蛤蚧有气无力的,放在草地上,也不逃跑。拍完之后,将其放归林中。如今不知是死是活?怪让人思念的。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