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生态笔记之海南虎斑开鸟

北部湾生态笔记|来源:防城港日报2010-07-16 15:27:43|网络编辑:李艳红

\

  ● 徐治平

  在上思,我见识了一种珍稀的水鸟。其体形修长,全身棕褐,颈长脚长,个头似较大的白鹭。头顶深黑,尖喙粗而长。黑眼珠外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金黄色眼圈。眼后有一道白色条纹伸至脑后。颔部与颈脖之间有一撮白色羽毛。前颈中央有一条掩映于棕褐羽毛中的白线。腹部点缀着白色斑点。脑后披几根黑亮黑亮的冠羽,就像随风飘飞的风筝飘带。

  这种鸟于1899年由英国人在海南岛五指山发现,因而得名海南虎斑开鸟。世界上第一个海南虎斑开鸟的标本,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内。这种鸟行踪难觅,时隐时现,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20世纪60年代之后,再也没人发现过它们的踪影,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30多年后,中山大学研究人员于1992年在广西大瑶山采集到海南虎斑开鸟的第二个标本。1998年5月,一位英籍华人在南宁市南京路再次发现这种鸟,当即将其买下,两个多月后在武鸣放归大自然。此后,广西大学教授、世界鸟类学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周放在广西境内相继发现海南虎斑开鸟的踪迹。据《人民日报》报道,1999年7月12日,周放教授与上思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上思县那琴乡那琶村那造屯附近的狮头山发现近20个海南虎斑开鸟的鸟巢。但因遭人猎杀,鸟儿已被迫迁徙。(《华南新闻》1999年11月12日第3版)1999年7月,周放教授在上思县凤亭河水库意外发现了这种鸟,至此“海南虎斑开鸟已灭绝”的论断被彻底推翻。

  此后,南宁市动物园陆续收到各地群众送来救治的几只奇怪的鸟,经专家鉴定,是海南虎斑开鸟。其中广西民族印刷厂职工卢显孙送来的一只雄鸟和横县六景镇居民黄福联、李家义送来的一只雌鸟配对成功,于2008年4月产蛋两枚,可惜从树上掉下被摔碎了。可喜的是2009年4月再次产下两蛋,并于5月3日孵化出一只海南虎斑开鸟雏鸟。这是第一只人工繁殖的海南虎斑开鸟。海南虎斑开鸟为中国所特有,海南、安徽、广西、广东、浙江、福建、贵州诸省区都有过发现其踪迹的记录。广西动物园是世界上首例人工饲养、人工孵化海南虎斑开鸟并获得成功的动物园。

  然而只能在动物园欣赏海南虎斑开鸟,在山野河川总不见其踪影,终究不是什么幸事。好在经联合国有关组织和林业部门实地考察,证实了上思县东屏乡凤亭河水库一带为海南虎斑开鸟的栖息地。这是迄今发现的海南虎斑开鸟的唯一繁衍地。前些年,库区群众抓到3只海南虎斑开鸟,将其送交林业局,不久死掉一只,另两只放归凤亭河库区。死掉那只做成了标本,一直保存至今。

  海南虎斑开鸟别称海南开鸟、海南虎斑鸠,因多在夜间活动,耳后有白羽,又称海南夜开鸟、白耳夜鹭。以小鱼、小虾和昆虫为主要食物。属鹭科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全世界前30种、中国名列第一的最濒危的鸟类。自上思县东屏乡发现第一只海南虎斑开鸟以来,当地政府相继制订了各种保护措施和地方法规,乡武装部还组织了一支民兵护鸟队,宣传爱鸟护鸟,使乡民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毁林开荒、打猎炸鱼等行为得到了遏制,海南虎斑开鸟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据林业部门观测,如今常在凤亭河水库出没的海南虎斑开鸟多达三四十只。县林业局还委派梁泽光老人为专业护鸟员,负责凤亭河库区海南虎斑开鸟的保护工作。

  目前上思县正在积极申请建立国家级凤亭河水库海南虎斑开鸟保护区。我相信在上思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下,在凤亭河水库,在十万大山,一定会看到绿水与青山争妍、白鹭与虎斑开鸟和鸣的美妙景象。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