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禤佩娟
红沙,我到过两次,前后相距只有两年。想不到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这条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换了人间,令我惊叹不已。
红沙,给我的印象是两幅截然不同的画。
2007年早春2月,我第一次前往红沙村。车子从港口区光坡镇往东折进一条村级水泥道,道路蜿蜒曲折,穿林绕岭越野,左转右拐,走了约8公里的路程,来到了红沙村。
村子环境幽美,一个个圆圆的小岭丘,疏疏落落散在田野里,岭丘上树木葱郁,鳞干虬枝巨盖如云的古柏秀逸其中。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绿绒绒的大绣球,又像是飞天仙子手中撒落的碧玉,熠熠生辉。村舍隐在碧林中,近看才发现有美丽的楼房。
收割后留有金色禾兜头的稻田里,不时有雪亮的白鹭,黑背腹白的鹧鸪,花点的斑鸠等鸟类飞落,他们或跳来跳去与鹅鸭嬉戏,或自由自在徜徉,一会儿曲颈向天,一会儿交头接耳,一会儿低头觅食,一会儿飞到田埂上,我们的车子从旁边开过,它们也不会惊飞,若无其事,神态自若。身处闹市,“千山鸟飞绝”,这样谐美的自然生态。令我感动不已。
在一条海汊的旁边,闪烁着一片镜湖,那是人工开挖出的一个个养虾塘,其中一个,塘基上站着一群人,他们在干什么呢?走近才看清,那是塘主撒网捕虾,塘边有观看的闲人,有骑摩托车等待交易的商贩。人们的脸上喜气洋洋,看来虾塘丰收了。
我们来到了海边,看到了大海,那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然港湾。捕鱼的船只陆续归来,码头上人语喧哗,一片繁忙,一箱箱海鲜,卸船装车,生意火红。
我站在码头上,游目四方,北边的海面上托举着一片密集的小木屋,那是建在一张张四边绑着泡沫块的竹排上,木屋住人,竹排下吊养大蚝。这种情形,有点像过去的疍家船。听说,养蚝人家虽然辛苦,但每年收入可观。西南面,有一片在水中摇曳的红树林,碧绿可爱,红树林下,定有鱼虾蟹鲎悄悄地栖息繁殖。东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钦州港林立的吊机。从这里去钦州港水路很近,听说村里的人有时喜欢开船到那里买东西。南面横亘着一个怪石奇崛的火山岛,形状像一艘停泊在海中的古老的航船,船身被波涛冲蚀得沟壑重重。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火山爆发过?是海底还是陆地?这一堆炽热的岩浆抛到这片海域有多久了?其中一定藏着许多奥秘,我很想过去看看,但春节过去才几天,渡船还未启航,不能如愿。我一定再来,红沙的美丽神奇我还没有品味够。
初会红沙,我的心中留下了这样的一幅画:山清海蓝,古意盎然而又透出现代气息,村民半农半渔,生活温馨祥和。
2009年,我第二次到红沙,若不是团体来,我一定以为走错了地方。
弹指一挥间,丘陵变平原,沧海变桑田,几百公顷的场地博大辽阔,我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首个核电站已落户这里。听厂方介绍,一期工程总投资260亿元首台机组预计于2015年建成运行。核岛负挖工程已全面启动。我们来到如火如荼的负挖基座施工现场,那是一个深入海底的巨大基座,离地面有几层楼高。基座周边已筑好坚固厚实的水泥壁,中间铁网密织、钢架林立,升降机起起落落,吊机的巨手抓住长长的钢管往海底深处灌混凝土。那些戴安全帽、穿蓝色黃边工作服的工人、技术员、设计师、工程师在钢铁构架上来往忙碌,飞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他们像是在建设一座海底龙宫,又像是建设一座地下城堡,我们赞叹他们的智慧和先进技术,在一旁看呆了。
说起建核电站,人们免不了担心辐射。我在工地旁边,在一排竖起的项目介绍图里,看到了核电厂建成后的效果图,天蓝海碧,鸥鸟翱翔,厂区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景色宜人。看了这幅图,我舒心地笑了。那些担心环保问题的,也可以放心了。
在工地附近,我们看到了与项目建设配套的搅拌站、实验楼、办公楼靓丽的雄姿。核电站已显出一定的规模。几年之后,首台机组将投产发电,巨大的发电量,将通过电网输送到四面八方。
我远望这片正在建设中的热腾腾的土地,激情澎湃。不由得想起祖祖辈辈曾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他们为了国家建设,识大体,明大义,离开自己挚爱家园,先是搬到临时安置点,住进低矮窄小的板房,盛夏酷暑,闷热难耐,但他们无怨无悔。他们为家乡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核电站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他们为核电站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同样值得尊敬。
这次到红沙,我看到的是一幅大气磅礴,惊天动地的建设图画。
我前后两次到红沙,看到的虽然是两幅不同的画面,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那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所维系着的人们的万缕情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