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何处中秋无月明
新华网郑州9月19日专电(记者单纯刚)23日早上8时30分,在郑州市北环某建筑工地搭棚卖饭的李永刚和妻子卖完早饭,两口子收拾完碗筷,李永刚拿着煎饼,骑着三轮车直奔蔬菜批发市场。
李永刚来自河南上蔡县蔡沟乡大朱村。“村里90%的年轻人都出来打工,地先让别人种着,所以中秋节也不用回去了。”
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李永刚想多批点新鲜的蔬菜,给建筑工地的工人改善一下伙食。
半年前,李永刚搭起了这个简易木棚卖起了快餐。“主要卖面条、馒头、稀饭、炒菜,都是在老家常吃的饭菜。”李永刚说,可别小瞧他的这个临时搭建的木棚,它供应着附近两个工地师傅的饮食生活。一般情况下他们夫妻俩的早饭到9点半后才开始吃,因为11点半要准时开饭,两人常常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李永刚很满足:“再苦再累还不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我在老家过中秋的时候,吃的都是硬邦邦的五仁月饼,咬都咬不动,就这样的月饼还不一定能吃上。”
当记者问及他今年中秋节是否会营业时,李永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营业,我要是关了门,工地不放假,工人又没地方吃饭了。”
李永刚指着门外一块空地:“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就在这里摆张桌子,吃月饼,过中秋,还不影响生意,一举两得。”虽然在城市里赚钱的道路坎坎坷坷,他们向往富足生活的信念却没有动摇。
南宁:“打工族”品出的中秋味道
新华网南宁9月23日专电(刘琴)“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儿聚”中秋佳节临近,意味着团圆意味着相聚。然而,“打工族”们却无法跟家人团聚,只能遥寄思念,在异地共赏一轮明月。
来自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的黄家华,刚参加工作3个月,在广西第二建筑公司的一个工地里做事,这是他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团圆节。“中秋没有假期,不能回家,前几天已经把公司发的月饼寄回家里。可是家里人也给我寄了一盒月饼。”黄家华说,“都担心对方吃不到月饼,其实月饼在哪都能买到,只是寄个思念罢了。”
跟黄家华一样寄托思念的还有南宁市中建八局二公司在南宁市一个工地上的建筑工人们,他们也都是来自外地。韦绍金说:“我们大家都在工地上过节了,前几天公司给我们发了月饼,有很多工人都把月饼寄回家了,其实我们出门在外的,也惦记着能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节。”“中秋不能回家,也就是往家里打打电话,知道他们过得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另外一位工人说。
在南宁市琅东六组菜市摆牛杂摊的杨欣欣说,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过不过节其实都一样,也没什么特别,要是在家就好了,还能一家人吃个团圆饭。
中秋本是合家团圆的传统佳节,但却有那么多外出打工的人们,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不能与家人团聚,虽说月是故乡圆,但身在异乡过节的“打工族”们也要好好享受这节日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