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冲破中国发展瓶颈的关键

关注十二五|来源:新华网2010-10-22 10:42:55|网络编辑:孟宪静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8日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5年将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全会提出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十二五”时期中国的改革攻坚步伐将明显加快向纵深推进。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全会公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从“增长”方式转变到“发展”方式转变,不仅仅是字面的改变。

  他指出,原来所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指通过生产要素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至少扩大至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3个方面。

  在需求结构转变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供给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要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增长,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要素结构的调整方面,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全会还提出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

  他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逐步形成的,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次转移,中国经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

  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内外需发展不平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过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支撑力量,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报提出,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十二五”期间在外贸与外经方面的转变将主要包括4个方面:

  第一,在引进来方面,由过去的资本、智力引进深化至管理制度的引进,进一步与国际通行规范接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第二,在走出去方面,由工程承包,能源资源方面的对外投资为主,转变为把全球的生产、人才、资源、物流等优质的要素全方位嫁接到中国的产品价值链中,进一步建立区域和全球的贸易生产体系。

  第三,在进口方面,将进一步发挥进口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第四,在出口方面,将从低端产品为主进入到中高端产品为主,由低端工序方面的代工为主转向以自主设计、生产、研发、营销为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源于经济领域,但其所具有的重大关联和重大影响远远超过了经济领域,对政治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等其他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