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92.8亿美元,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进出口总值91亿美元的目标。
2008年首次跃过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增速排名全国第7位。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峻形势下,广西外贸进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142.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总值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出口增幅和进出口增幅分别在全国排第1位和第2位,也是同期全国外贸出口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区之一。
初步统计,2010年广西进出口总值预计可达170亿美元,是“十五”期末51.8亿美元的3.3倍,预计年均增长26.8%,超过“十一五”计划年均增长12%的目标14.8个百分点,成为广西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
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开放合作
广西沿海沿边,但多年来,外贸力量一直很薄弱,即便与家门口的东盟国家,贸易量都不大。
“十一五”期间,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出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主动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提出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务实开展中越“两廊一圈”合作,以CEPA为契机强化桂港澳合作,以桂台经贸论坛为平台密切桂台合作,主动与东盟、港澳等经贸部门、商协会签订经贸合作协议、建立沟通渠道,有针对性地举办和参加大型经贸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商品展销会,扶持企业到东盟各国办厂设点。
尤其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桥梁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进出口额逐年攀升。连续7届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广西农垦集团,在前6届的博览会中签约项目多达210个,签约金额600多亿元。已连续7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越南平仙日用品制作有限公司,其鞋类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泰国工商总会副秘书长马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越来越多的泰国商品、企业通过博览会这个渠道得以直接面对中国市场。”
“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两个平台,让东盟和中国双方在制造、贸易、旅游、管理技术、规划、环保等多方面受益。”新加坡丰隆亚洲有限公司总裁张冬贵说。
南宁海关统计数字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的2003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仅为8.26亿美元,至2009年底达49.46亿美元,增长接近6倍。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占广西对外贸易比重已从2005年的23.6%上升至2009年的34.8%,东盟已连续10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系列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走出去”
“十一五”期间,广西主动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帮助出口企业增强竞争力。
2009年,我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及时出台系列措施,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到加快商品结构调整,从优化贸易方式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从加强金融服务、降低各种收费到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帮助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
广西还在农产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等产业挑选了若干建设规范、效果好的基地,在基地建设、种苗繁育、新技术引进推广、农户培训、设备购置、注册备案、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每年选择100家重点扶持企业,在各项外贸发展资金、融资、信保、市场开拓、广交会展位等方面重点扶持,外贸经营队伍不断壮大。
2005年,我区出口额上5000万美元的企业仅6家,没有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到2009年,我区出口额上5000万美元的企业有24家,上亿美元的企业7家。民营企业更成为“走出去”的领头羊,200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我区外贸总值的56%。
“十一五”期间,广西不断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抓住东盟等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到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加工组装,扩大工程机械、汽车等机电产品的出口,大力推动农产品及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由2005年的22.6%提高至2009年的3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从2005年的2.3%提高到2009年的5.2%;工程机械和货运机动车辆出口分别是2005年的21.9倍和3倍,农产品出口是2005年的2.7倍。
“柳工”装载机、“玉柴”柴油机、“五菱”微型汽车、“桂花”手扶拖拉机等已成为我区“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优化服务环境,激活边境贸易
为促进外贸发展,自治区商务厅积极向商务部争取边境贸易出口配额、扶持企业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边境贸易商务人员的培训、改善边境口岸通关条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跟踪研究;加强企业在进口环节上的服务,对重大进口项目实行专人跟踪、服务到厂;加强与财政、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外汇、税务等中央和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联络协调,通关、融资、外汇核销、退税等便利化水平迅速提升;下放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权限、将出口许可证和输欧盟纺织品产地证打印终端延伸至出证率较高的几个市,审批流程更优化,审批时间压缩,工作效率提高,政务环境更优化。
2006年至2009年,我区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年均增长分别达14.7%、26.7%和45.2%;煤、铁矿砂、锰矿砂、液化石油气、水果、食用植物油、木薯淀粉、电子产品等国内短缺能源、原材料、生活资料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均实现大幅增长。 (记者 莫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