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集中连片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变革。
——实现了潜在资源的大市场结合,拓宽致富路,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而形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产业发展就到哪里;扶贫开发到哪里,新农村建设就到哪里的良好发展局面。
——开拓了发展思路,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和谐,山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流动。
——增强了群众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沼气池建设、安全饮水、茅草房改造等民生项目直接与群众利益相关。
这些巨变证明:在经济欠发达、财力不足的连片贫困地区,以大会战方式,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从而带动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为今后广西分批突破区域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时肯定:“这几年,广西开展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力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使这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回良玉副总理也赞扬:“在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整合扶贫资源,强化领导力量,搞好科学规划,集中攻坚实施,广西在这方面已有了较好的实践。”
“十一五”期间,像这样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动作、大手笔”,在广西不胜枚举。
这是一组令人鼓舞的数据:
在过去的5年中,广西分别投入16.3亿元、12.4亿元和15.6亿元,先后组织实施大石山区五县、兴边富民行动和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特殊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累计投入56.54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1.2万多处,解决了1063.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筹资59.4亿元,对全区19.8万户农村危房实施改造工程;
实施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7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05年的9.4%降到2009年的5%。
截至2009年底,全区在民生领域的投入累计超过2600亿元。
(覃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