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推出五集纪录片《亚运在中国》,11月7日至11日每晚在CCTV体育频道播出后,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该片是由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历时一年精心打造的作品,总编导张朝夕在以十集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和六集纪录片《中国冰雪记忆》两部作品展现了奥运与中国的关系后,这次把主题转向了亚运与中国,完成了中国体育纪录片的三部曲。
亚运在中国》以社会化、人文化的视角回顾和梳理了亚运与中国的这二十年,选取了张百发(时任北京市副市长)、魏纪中(时任北京亚运会组委会秘书长)、达娃央宗(1990年亚运会火种采集人)、颜海霞(1990年亚运会捐款第一人)、黄玉斌(1990年带领中国体操队获得11枚金牌)、邓亚萍(在1990年亚运会上赢得三块金牌,从此走入公众视野)等典型人物,今昔对照,以二十年间两届在中国举办的亚运会为坐标,体现出由于中国举办亚运而给他们带来的人生跌宕,深刻反映出中国20年来巨大发展的的社会变迁。
国内主流媒体对于这部亚运题材的纪录片给予了重点关注,各大网站第一时间对纪录片的视频内容进行了转载;中国网络电视台《亚运在中国》节目点击率大增,很多观众和网友表示,纪录片使用的三维视觉技术处理手段,是纪录片创作手段的新突破,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耳目一新。播出后,该片的收视率表现抢眼,甚至超过了很多热点赛事。体育界、电视界专家认为该片牢牢把握住了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根主线,以体育为载体,深刻揭示地却是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立意高远,表现力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杂志主编胡智锋评价该片承袭了体育频道纪录片创作的一贯风格,坚持了人文化的表述,其影像上采用的“创意摄影”和“纪实追踪”相结合的手法,使《亚运在中国》的风格极富新意。片中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与宏大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令观者唏嘘感慨。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理事刘效礼认为,《亚运在中国》纵贯了两届亚运会,既有对北京亚运会的重新发现,又有对广州亚运会的细节刻画。该片以亚运为坐标,以中国社会二十年发展为背景,折射出民族心态逐步走向自信和从容的过程,手法、体例、视角、风格都富有新意,代表了当前纪录片创作水平。
(记者王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