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带旺“手信”消费 广东特产成热销主角

中国新闻|来源:南方日报2010-11-25 14:56:44|网络编辑:唐佳02

企业嗅到商机争先恐后做大蛋糕

事实上,广东食品生产企业也早已嗅出此次亚运带来的“手信”商机,争先恐后进军“手信”市场。

记者昨天从广州家乐福获悉,今年在该超市销售广东特色食品的品牌有十二三个,推出的系列单品有30多种,而部分品牌如鳄鱼仔、原野屋等是今年才出现的新品牌,“新品牌、新产品、新口味明显比往年增加不少。”

在广州拥有超过100间分店和300多个分销点的东海堂,今年4月时首次推出以“手信专家”命名的系列广东特色产品。东海堂的手信产品今年开发有18个单品,主要的销售渠道是向大卖场、连锁超市、旅游景点供应。东海堂有关负责人陈小姐告诉记者,明年该公司将对手信系列进行调整,之后将在广州或珠三角开设很多与原东海堂面包店分开的专卖店。

广州酒家集团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已提出将手信类食品做大做强的计划,将利用自身在全国各地的经销网点向全国推广手信,目标是年销售达亿元。

据悉,部分本土老字号品牌企业及港澳食品也欲借亚运契机,大力拓展“手信”市场,将具有浓厚粤港澳文化特色的“手信”,以休闲食品、旅游产品的新定位推动广东传统食品转型。

专家论道

广东传统食品借亚运“升级”

“广东传统特色食品通过‘手信’形式重新包装推出,这是广东传统食品突围方式之一。”昨天,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向记者介绍,广东是食品制造业大省,曾有“广东粮、珠江水”的美誉,然而近年来随着其他省份食品企业的崛起,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广东传统食品竞争力也逐步下降,如何挽救广东传统食品产业?近年来,广东食品行业对此作出思考,并进行了多方尝试。

“在亚运年销售火爆的广东手信,并不是突然而来的,此前我们已做了四年的推广、准备。”张俊修告诉记者,在此前四年间,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特色食品的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广东制定了《广东岭南特色食品评价细则(试行)》,至今已进行了二批共156个广东岭南特色食品认定。据悉,下一步省食协及有关部门将为这些特色食品分类分别制定地方标准,并争取政策扶持发展。

“在一般人观念里认为,传统食品低值低价,但看看周边的中国澳门地区和日本,它们将传统食品精致化、并加入文化底蕴,‘身价’立即大升”。东莞道滘镇副镇长卢林明指出,传统食品作出特色、打造品牌、增添人文色彩后,一样可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悉,当地已将传统食品作为该镇的支柱产业来打造,目前该镇已在规划一条手信街,届时将向世人展示当地的传统特色食品、餐饮名店、传统习俗等。

广州老字号协会会长李晖认为,广东手信市场非常大,随着前来广州休闲旅游人流、交往的增多,对手信的需求将会增加。广州正在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前进,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旅游、商贸显然是重点发展的服务产业,“手信”、美食等传统特色食品自然也会被纳入受益群体。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建议,广东推广具有岭南特色的广东“手信”,应向澳门学习,澳门有专门的“手信一条街”,在统一的“澳门手信店”的品牌下,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同时整合资源,广东特色食品的优势在于与餐饮关联密切,像鸡仔饼、腊味等很多老字号餐饮店都能自产自销,“如果能将餐饮和手信结合,那么外来游客就方便很多,吃完饭就能买到广东特产”。

(记者 欧志葵)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