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三十年:曾受疯狂追捧 复兴无从谈起

中国军团|来源:中国青年报2010-11-25 15:27:37|网络编辑:唐佳02

  年轻队员身高超一流能力仅二流

  为什么中国男排年轻队员的能力会降至亚洲二流甚至更低?

  与中国女排正在走上一条过于看重队员身高的歧途相似,中国男排也日益青睐身材高大的球员。在这次参加亚运会的中国男排阵容中,有4人身高超过2米。除自由人外,全队没有一人身高在1米9以下,且大部分队员的身高在1米95以上。中国男排队员的平均身高为亚洲之最,与欧洲球队相比,也丝毫没有劣势,但由于人种差异,事实上,中国男排队员的综合素质,如速度、弹跳高度、协调性等却在身材高大化的同时呈下滑趋势。一名国内资深排球教练向记者介绍:“历史经验表明,身高在1米9左右的亚洲男排球员,身体素质的综合条件最优,身高一旦超过1米95,各项运动素质反而开始下降,特别是身高2米以上的大个子球员,亚洲人要比欧洲人显得‘笨’得多。”

  中国男排历史上的优秀球员汪嘉伟、张翔和周建安,身高分别为1米94、1米94和1米89,这样的身高条件在如今的中国男排处于中下水平。但众所周知,汪嘉伟和张翔都以“飞人”著称,优越的弹跳力和滞空能力,使这两位球员成为享誉世界排坛的主攻手,而周建安则因头脑灵活成为亚洲男排历史上最优秀的“二传手”之一。

  中国男排目前的“大个子”阵容里,除了已效力近10年的沈琼之外,再没有哪个球员能够在亚洲排坛占有一席之地。在很多球迷的印象里,中国男排已经很多年没有涌现能力出众的年轻球星。

  传统训练体系塌陷导致球员成才难

  导致男排年轻一代球员成才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男排原本具有的、被证明是培养年轻球员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已基本废止,单纯依靠竞技水平仍然较低的国内男排联赛培养新人显得收效甚微。

  沈琼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国内男排联赛可能只有进行到冠亚军决赛时才能称为高水平,联赛的大部分场次由于各队水平参差不齐,真正具有对抗性的并不多。”

  和女排联赛一样,在中国男排联赛中,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队几乎没有。大部分参赛队仍是专业队,联赛缺少实质的职业化内涵已饱受诟病,这也导致男排联赛长期以来在低水平徘徊。

  “年轻队员通过参加联赛已经很难得到高水平的锻炼,而原本在国内排坛使用多年的一些旨在培养新人的训练手段和模式,现在又已经废止,这更加重了中国男排后备人才的危机。”国内排坛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这位人士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排球联赛创办之前,国内排球界学习、竞争的气氛是很浓厚的。那个时候,每年都会进行由各地方队参加的全国大集训,时间可能有几个月之久。在这个大集训中,各队会一起训练,分享各自较好的训练经验,同时,各队之间会不断进行比赛,甚至专门举行主攻手与主攻手、二传手与二传手等不同角色之间的对抗比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营造全国排球界内的对抗和竞争气氛,同时为年轻人提供锻炼机会。”

  国内排坛曾涌现的优秀运动员,基本都出自这种全国大集训的平台,不过,自从有了联赛之后,这种大集训逐渐流于形式乃至最终消失,这让很多排球界的老教练感到惋惜。实际上,中国男女排近几年同时出现人才断档,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危机正是在大集训模式消失后才出现的。

  运动员的身材倾向于高大,导致中国球员原本具有的灵活、善于快攻的特色丧失;低水平的联赛又限制了年轻队员的能力培养;老一代排球人培养年轻球员的经验又未能延续。中国男排此次在亚运会的惨败,主教练周建安可以承担责任,但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失利找到球队的症结所在,日后才能有重现辉煌的可能。

    (记者 慈鑫)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