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者讲“兔”的风俗 古代传说造就月兔神话

欢欢喜喜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2011-02-03 11:28:20|网络编辑:孟宪静

  虎年离去,兔年到来。在我国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中,兔子排行第四。它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因此,兔又有个别称叫“卯兔”。兔有何神话故事?各地有何民间风俗?让我们听广西大学文学院民俗教研室的王红博士讲一讲。

  古代常以兔代马

  十二生肖中,六畜全部入选,但兔并不在六畜之中,为何也名列十二生肖中呢?原来,古代兔是被列入祭祀的牲物。在古代留传下来的一些记载中,都有将兔用以祭祀的事件。祭祀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大事,而兔被列为牲物,也就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祭祀的牲物中,牛、猪、羊、鸡、狗,加上马,正好为六畜。而事实上,古代马是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象征,因此,在祭祀中,不能杀马,就以兔取代了马。

  除了祭祀,以兔代马的情况也常常出现。晋代《古今注》记载:秦始皇有名马七匹,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奔电,五曰飞翮……除了“白兔”,其他词语均是形容马飞奔的速度快等等。而秦始皇的名马中以“白兔”相称,有民俗学家认为,“白兔”中的“白”是指马色,而“兔”则指代马的风采。

  还有一匹马很有名的叫“赤兔”,《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中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裴松之注:《曹瞒传》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名为赤兔,应该是一匹红马。后来,赤兔经《三国演义》的演绎,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宝马,称这马后来成了曹操的战利品,曹操又将它送给关羽,关羽死后,赤兔也绝食而死。

  古代以兔代马的情况还有“飞兔”之说,“飞兔”实指古代骏马,传说西周时期,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三万里,堪称“飞兔神马”。

  古代传说造就月兔神话

  一提起白兔,很多人便会联想到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故事,比如嫦娥奔月。传说古代神箭手后羿射下天上十个太阳中的九个,让天地恢复常态,挽救了凡间万物,西王母赐他长生不老药,他的妻子嫦娥出于好奇偷吃了灵药,抱着家里的兔子飞上了月亮,从此,寂寞的嫦娥便与白兔长驻月宫。这一题材常见于民间年画,晋代傅玄《拟天问》中有“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李白《拟古十二首之九》说:“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杜甫《月》诗有“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王红博士说,与兔相关的传说或成语,很多都与月亮或旧历八月十五有关。据查,兔宫、兔阙、兔窟等都被用来称月亮。而有关兔的很多成语,除了表示月亮,还表示日月和光阴的流逝。比如兔起乌沉表示月出日落;兔走乌飞表示日月运行,光阴流逝;白兔赤乌则是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又如玉兔东升,指月亮升起,也借指黄昏时分等。当然,很多与兔有关的成语中,也有喻义不太好的。比如兔死狗烹、兔死狐悲、狡兔三窟、守株待兔等等。

  部分兔习俗沿袭至今

  一些关于兔的文化习俗,历经千年,在我们国家的部分地区仍沿袭。王红博士介绍,比如现在北方地区仍有送“兔儿爷”的习俗。就是每年到了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大人就会将一种头是兔形、身是人形的玩具送给孩子作为祝福的礼物。中秋送“兔儿爷”原是表示祭月,从明代开始就有此风俗了,到了清代,其演变成了送给儿童的玩具。

  在饮食上,北方的部分地区还有不吃兔子内脏的习俗,因为在他们看来,内脏是寄托兔子灵魂的地方,因此不能吃。不管是送“兔儿爷”的风俗,还是不吃兔子内脏,这些风俗在北方地区较多,在南方则较少见。南方部分地区对兔的风俗则是孕妇不宜吃兔肉,因为担心将来孩子会成兔唇。虽无医学依据,但部分地区信奉这一民间风俗。

  相关链接

  国内部分地区民间兔习俗

  说到民间祈福,还有许多关于兔的奇风异俗。因为兔为祥物,古时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用面兔头和盛水的竹筒、年幡面具一同挂在门额上,认为可以镇邪避灾。

  在山东一些以捕鱼为生的地区,每年谷雨清明,妻子在丈夫进门的时候,要出其不意地将一只玩具兔子塞入丈夫怀里,意思是让丈夫怀揣象征吉祥如意的白兔,便能在一年里出海平安、捕鱼丰收。

  一些地区还有赠新生儿家庭兔画的风俗,画中有六个孩子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着一个手抱兔子的人,祝受赠者的孩子一生幸福、步步高升。

(记者 关海芳)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