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在线3月8日专稿(广西电台全国“两会”报道组) 全国两会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择校、入园、高考……多年来,一系列中国教育领域特有的词汇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词。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上学何时不再“难”?作为民生领域的重点话题之一,在全国两会上,教育话题引发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关注。
问诊教育公平
记者在校园里见到谢雪梅的时候,她正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为一个研究课题采集样本,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学术创造力,谢雪梅一入学就博得了导师的肯定,连着参与了好几个有影响的课题研究。
四年前,这个从桂北农村一个贫困家庭走出的女孩,通过“绿色通道”走入大学,不仅在国家资助政策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学业,最终以专业第三名的成绩被保送继续攻读研究生。回忆起她求学路上得到的帮助,谢雪梅心怀感恩的说:“要不是得到自治区的学费资助,我就读不起书了。”
农村、贫寒、女孩,这些曾经紧紧束缚谢雪梅成长的要素,并没有束缚住她最终成才,这其中固然有个人的努力与聪颖,但造就这一切的决定因素是:环境。一个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环境。
有人说,教育公平是“最伟大的公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公平方面迈出的重大步伐,深深地改变了像谢雪梅一样的许许多多人的命运。以广西为例,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广西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两基”攻坚目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进,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大量贫困学子沐浴到了教育的阳光。
但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路上,我们还有一段很远的路程: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机制不够完善,毛入学率偏低等等,都是横在教育发展道路前方的“拦路虎”。
触目惊心的现实是: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着咸菜吃馒头、为每个学期的学费忙碌;当一些名校拿到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时,更多的普通学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种种现象,都凸显了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资源分配不公平。
对这些问题,一些来自基层的教育代表深有感触。“两会”召开前,广西全国人大代表邓文走访了多所城乡结合部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在调研中,他发现这些学校因为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很差,教学设备缺乏、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而且部分校舍还有存在安全隐患,在校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到的教学资源比公办学校要少得多。
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农民工子女共享教育发展的阳光,成为两会上邓文拿出的议案:“一方面我们是希望国家增加投入,还有我们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农民工子弟的上学问题,更多的关爱农民工子弟,让他们接收良好的教育,掌握知识和谋生的技能,帮助他们实现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使他们通过努力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政协委员钱学明认为,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学校发展采取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思路,过度强调了“示范”,忽略了教育公平,这导致农村教育与城区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样的差距该如何弥补?钱学明开出一帖良方:“我们建议国家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也就是说把生态薄弱地区的小学毕业生,把他们直接移出来,直接到县里面好一点的学校去读初中、高中或者职业高中,这样可以一举几得,首先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人才,其次从他家庭角度出发,已经移民就业,也就是说彻底地脱贫致富。”
钱学明所说的生态移民政策,与正在广西百色老区大力实施的教育扶贫工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广西全国人大代表刘正东提到:“以县为主,包括县一级,市县两级大办职业学校,把这些绝对收入在多少钱以下的家庭的孩子,选出来,办特种班或者特种学校,政府全免费用,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