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美食和特色小吃

走走吃吃|来源:网易论坛2011-03-09 14:54:12|网络编辑:孟宪静

  梧州冰泉豆浆梧州古时曾有一个“冰井”,地点就在城东北隅的山下,宋·《太平寰宇记》中曾写到它“其水甘凉清洌,非南方泉比也”,是说它的水质上佳。现在这个冰井虽不存在了,但用它流出的泉水——冰泉配制的豆浆却很不一般。做法是先取冰泉水浸泡优质黄豆,经精工细磨,滤渣干净,下锅煮开,后用“文武火”三滚三撤,再加糖起锅,装钵(或桶),置热水中温炖后才上市。这样的豆浆如脂似乳,片刻即凝起一层薄膜。用汤匙捞起豆浆滴下,宛如一串下坠的断线珍珠。入口则香甜莹滑,饮后口齿留香。被誉为“滴珠蜜味”,销路大畅。现又将此种豆浆制成干品“豆浆精”出售,远销港澳等地。

  梧州艇仔粥艇仔粥开始主要在河边小艇上经营。小艇就靠在河岸边,卖给河堤上的游人品尝,是一种很有水边风味的粥品。梧州三面临江,小艇特多,一些船家受广州的影响,就做起了这种卖粥生意。开始是熬烂的新粥中加入一些河虾或鱼片之类,后逐步提高,加进的海鲜越来越多,如生鱿鱼丝、墨鱼片、海蛰、江蚌、蟹肉等,更高档点的还有海参、蚝豉、海虾、燕窝等配料,有时一小碗粥可以加入十种八种此类配菜也有配加一些香鲜小时菜的,因此味道十分鲜美独特,加上价钱便宜,食粥养身,老幼咸宜,故销路很好,于是逐步登岸开店经营,也有肩挑粥担走街叫卖的,不过仍被叫作“艇仔粥”。后发展至一些沿海城市,如钦州等地也有了此类粥品。

  玉林牛肉丸广西许多地方都有牛肉丸(也称肉蛋),但以玉林所产的最正宗。先要精选新鲜的黄牛后腿嫩肉,剔去肉筋,切成肉条,然后置一光滑的青石板上,用硬木槌把肉条捶得糜烂,变成肉酱,使之起胶,再加进盐油并少量枧水、适量生粉和一点点胡椒,又边捶边拌和,把它捶成“肉膏”状,再用手抓起肉酱团用力掼甩于瓦内,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扯开肉酱又突然放手,它能迅速自动缩回原状为度。这样做出的肉丸爽脆而有弹性。接着将做好的生肉丸置开水锅中速煮,让其先沉后浮,捞起再进油锅稍炸(煮)一下。炸(煮)时,一见肉丸膨胀,即要捞出。吃时再放入靓汤中稍煮,配以少许生抽、芜荽等香料,那是色、香、味俱佳。在玉林,还有将此种肉丸配入米粉,或再加进一点点玉林特产“豉油膏”,这叫“肉蛋粉”,吃来更有地方风味。

  玉林牛肉巴也是选用黄牛后腿肉,去骨剔筋,切成薄片,置入用炒盐、甘草粉、五香粉、柠檬果、姜丝、葱头、南乳、糖、三花酒等配制的酱汁中腌透,然后经“一晒、二烘、三蒸”工序。晒时要适度抹上原腌汁,烤时要用小火,直到腌汁全部渗进肉片,再蒸熟备用。吃前,最好将它置入由甘草、八角、草果、陈皮、甘松等配制成的“料水”中,用慢火熬一阵,再放入由盐、油、姜、葱、蒜和少量糖、醋、酒以及适量酱油合成的“料汁”中煮一下,让“料汁”基本被牛巴肉吸收。此时它色如鲜色咖啡,软硬适中,而且多味综合,使人越嚼越有味道。

  壮族五色糯米饭这种饭,壮族常在“三月三”歌节时制作,汉族则常在清明节时制作。之所以能使糯米饭具有五种色彩,是因为将淘洗好后的糯米加以分别染色后再蒸煮而成。城镇多用购来的现成食用染料,乡间多用野生植物染料。如红色用苏木水浸米,蓝色用捣烂枫叶汁水(稍淡的)浸米,黑色也用枫叶汁浸米(不过汁要更浓,浸泡时间也要更长些),黄色用桅子水浸米,白色则是利用糯米的本色。蒸煮好的五色糯米饭有一股山野的清香味,甚是诱人。人们常用来馈赠亲友或供奉祖先。若将此“五色糯饭”同置于一碟中,光是那斑斓色彩,也够让人赏心悦目的。

  龙胜竹筒饭竹筒饭,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筒代锅煮成的米饭。起初是山区少数民族进深山劳作时,因路远不便中午回家吃饭,也懒得带锅具,便砍下山中竹子,用竹筒装米烧饭吃,觉得也不错,久而久之就推广开了。做法是,把洗好的米配适量的山溪水置两头有节的竹筒中(于节上开一孔,以便放进米、水,最后用竹木块塞紧),再把竹筒置明火上(最好有上好的炭火)烧烤,待外竹皮烧得焦糊,竹筒内的米饭熟透。此时趁热破开竹筒取饭食用,那股山野竹香味是十分浓郁诱人的。由于它既“土”又香也便宜,还不受污染,已被推广到许多旅游点,被称之为“绿色米饭”。

  侗乡打油茶先把茶叶炒热,即加入些茶油和少量的盐、姜等与之同炒,待油冒烟,即加入清水,煮沸,接着用木槌把茶叶舂碎——所谓“打油茶”的“打”就是“舂”的意思——再用文火焖一下,使茶汁浓些,便滤出叶渣,放点葱花,油茶便算“打”好了。临吃时,先取一小碗放入各种配吃的小食品,如爆米花、炒花生、炸黄豆、炒芝麻、糍粑、猪肝片等,爱甜食的则加入白糖。然后舀滚热的茶汁冲进碗中即成。吃起来十分酥香甜美。

  在桂北侗族地区,茶叶、茶油是特产,所需的配料小食品也是本地所出,都很现成,桂北冬天较冷,打油茶还可暖身,所以在那里,吃“油茶”、尤其在冬季很流行。一进侗乡,侗胞往往把“打油茶”当为敬客的一道礼节,侗妹们会一小碗一小碗地捧给你,还让你只用一条筷子来喝完,表示敬你是一心一意的,此种吃法既独特又受欢迎。打油茶”遂迅速传遍桂北。

  肉粽广西许多地方都有包粽子过节的习惯,特别冬季节气如冬至、小年、春节等节日,因为天冷易保存,包粽的更多,自食或送礼都可以,现在中小城镇的食摊、食店也常有出售。肉粽已成为既有地方特色又方便食用的风味食品。做法是,先选定上好糯米洗净,并准备好专用于包粽的粽叶(节前,城镇市场经常有卖,农村多是自种自用,事先要用滚水烫过)和粽馅——猪、鸡、鸭肉或腊肉、香肠、虾米、蟹肉、蚝鼓、芝麻、板粟以及足够的磨碎并浸饱好的绿豆等。包粽时,先将一两张粽叶交叠摊开于左手,并放上糯米,拨成糟状,右手把粽馅,放进其中,再覆一层糯米,然后合拢粽叶,包成如小腿般大小的筒状体,捆上小绳,粽就算包好了。然后把它放锅中慢火炖煮三四个小时,至烂熟为止。这样的肉粽,软熟可口,且多味鲜香不腻,确是老少咸宜。有条件的人家,可以将粽馅做出多种有特色的小菜,或可包成十几二十斤重的大年粽,合家围桌共食,其乐融融,别有意思。

  狗肉广西各地都有吃狗肉的习惯,因它不仅肉味香甜,更有补气通血、益肾健腰的功效。冬天若吃上一顿炖狗肉,定是周身暖和、血精气壮,所以极受城乡各界官民人等的欢迎。桂北的灵川、桂中的柳州、桂南的南宁,都是吃狗的有名之地。狗肉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夏吃冷拌狗,冬吃狗火锅,也可以红烧、红扣、白切,还有“全狗宴”之类,而最常见的是焖炖狗块。做法是:先将宰好的狗肉切成斤把重的大块,置锅中加清水、姜、酒、桔皮、煮沸,这叫“头煮”;捞出洗净,倒掉此水后,重新加入同样量的清水、姜、酒、桔皮再煮一次,这叫“二煮”;又捞出重洗(汤不要倒)再切成二指大小的长方形肉块,入锅中,先以滚油爆炒,并加盐、酱油、蚝油、酒、腐乳等,让味道渗入肉中。之后,加入刚才留下的汤水,并加些八角、草果和少量的糖和一些啤酒,要炖上个把两个钟头,以其糜而不烂,汤汁起胶为最好。这叫“三煮”。经此“三煮”后上席的“炖狗”,自然是室外闻香,所以被广泛誉称为“香肉”或“地羊肉”,会令你吃一次还想再吃第二次。(作者:搁浅雨夜)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