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城东8公里的福利镇,是个山川与风物相得益彰的古镇。1200多年前的唐代显庆年间,此地便有人居住。宋朝时,镇北东郎山下的黄道街繁盛一时。后来因此地水路畅达,上通桂林,下连梧州,居民移居于此,渐成圩镇。因当时该地荔枝成林,村舍蔽伏其间,故该地称“伏荔”。1926年,地方上以谐音改为福利,取福国利民之意。
福利镇历史悠久,山环水抱,地灵人杰,历代文人学士辈出,有较高的文化传统。表现在建筑上,便是原有的三街、九井、十八巷、三宫、三寺、三亭阁。据记载,这些建筑多古色古香,工艺精湛。那时若登高鸟瞰,便有“深山藏古镇,青峰倾廓门”的情韵。可惜,时序迁移,人世沧桑,这些古建筑大都因天灾人祸或年久失修而毁圮,留下的不多。福利镇是阳朔工艺画扇的主要生产基地,有“中国画扇之乡”之美誉。福利有很多的家庭从老到小都会画画,小孩子都会画扇面,更有很多的“农民画家”。
福利古镇
福利的旖旎风光和人文传统正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认识,当年的《刘三姐》电影大部分都是在福利镇拍摄的。
狮龙聚会野鸡追鱼位于镇西2公里的下莫滩南岸,因滩旁石山有两石相对,酷似一狮一龙,山亦称狮龙山。山下有一宽阔深潭,水平如境,色呈墨绿,名野鸡潭。潭边石壁上有一赭红色钟乳石酷似倒吊锦鸡,旁有数丛钟乳石似塘角鱼,景称“锦鸡追鱼”。
金钗道
离锦鸡追鱼船行至大约600米远的漓江下游著名的"五大连滩”中,这里滩浅水急,从滩上向前看,前面不远外有一山名鹦鹉山,山有一峰酷似虎头,名称老虎头,直立在河中,行至山脚下临水处一石高近十米,上端顶靠山壁,下端插入深潭,宛如金钗,名金钗石。相传是“刘三姐”为救三位姑娘使出的法术,将一金钗变成一条长石,上端斜倚在鹦鹉渡口的石壁上,下端插在水里,后来称为“金钗石”又名“金钗道”。站在金钗道回头一看“五大连”的水急流而下,被插在水里的金钗石一挡,一股回头水,急急的经福利大光亭小河顺转几圈又慢慢地流入大河,再往下游直奔南下。真是有“浩荡漓江眼底浮,金钗淘尽千层浪”之感。
金台揽胜
“鹦鹉学舌不可取,金台揽胜第一家”,过了金钗道,从鹦鹉码头上船,沿台阶盘而上,大约100米,行至老虎头,风景又是一番别至:四面群山起舞 ,水天一色,豆腐洲鲤鱼洲,尽收眼底,漓江宛如一条玉带,与阳朔莲峰遥遥相望。站在老虎头左边能看日出,右边能看日落,山青水秀,故有“风送红帆鹦鹉渡,烟笼碧草鲤鱼洲”的诗情画意。
江亭晚眺
从老虎头往下走约80米便是福利著名的大光亭,该亭始建于民国17年(1928),原是砖石结构二层四角,因年久损坏,1978年县政府重建为石柱结构八角形亭楼。造型端庄,古朴大方,亭北有天后宫、接龙桥、奎星楼、古色古香,这里是福利的最主要景点,亭台楼阁也就集中在这里,这一段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美之外,还有历代文人用最美丽最含蓄铿锵的语言词句赞美它。如大光亭面江处有一楹联“临水开轩四面云上皆如画,凭栏远眺万家灯火总关情”。还有“大光亭外楼外楼,鹦鹉山峰城内幽,石似三姑洲似鲤,接龙桥上访仙游”。现代诗词家天光写的"大地富诗情,鹦鹉山前风送笛,光天开画本,鲤鱼洲畔船过客"。由于这里的风景太美,所以电影《刘三姐》的主要景点就在这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