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十多岁的苏瑞华是一名退役特种兵,退役后尝试过做生意,但是因为本钱少,生意做不下去,最后决定做渔民,定居江面上,靠左江谋生。苏瑞华的主业是网箱养鱼,副业才是打鱼。平时打到的大鱼就拿去卖,小鱼就放进网箱里养。现在苏瑞华总共养有近5000尾鱼,效益好的时候,年收入有一两万元。
苏瑞华觉得,单靠打鱼为生很难有出路,必须要转变观念,发展水产养殖。苏瑞华告诉记者,他比较看好水产养殖这个行业,因为现在政府很重视发展水产养殖,水产部门就曾经亲自登门对他进行养殖技术指导。目前他正计划着要提高养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养殖嘛,如果养得好就有赚的话,那肯定好过去打工。那些渔政他们也经常过来,我们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话问,他们也会说,也会教的。”
苏瑞华一家三口住在船上,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电。苏瑞华告诉记者,没有电,接收不到气象信息,晚上不敢出船打鱼,就连生活在船上都不安全。他说,这对于一个渔民来说,无疑等于瞎了双眼:“没有电肯定很不方便。因为网箱是用铁架来结构,如果没有电的话,大水来了,松一点,不及时焊好接好,肯定要沉下去。没有电,我们气象和新闻根本就不懂,很难的。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台风,如果不知道开船出去了,大风一来,怎么办?”
记者观察发现,以船为家的渔民们有部分用上了电,有部分还没用上。最近苏瑞华刚联系好了一个熟人,把电接到了家里。他告诉记者,用上电的渔民大部分是从岸上的熟人或者亲戚家里拉线下来的,在岸上没有熟人或者亲戚,很难用得上电:“只能通过亲戚朋友找一下,在旁边有没有电,然后问他们同不同意拉,贵一点无所谓,只要有电就可以了。”
晚上7点,夕阳渐渐隐入地平线,悠悠左江又即将迎来一个黑夜。此时,许多勤劳的渔民早已经整理好了渔网,做好了出船打鱼的准备。夜幕降临,寂静的江面上泛起点点灯光。采访结束时,苏瑞华对记者说:“当你饭后悠闲地散步江边,你不觉得江面上的渔家灯火很美么?给我们一盏灯,我们会成为你的风景。”言语间,透着辛酸与乐观。这一刻,记者只是默默地期许,希望这些漂流在水上的人们早点上岸,过着他们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