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一边是菜贱伤农民,另一边却是菜贵伤市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一个共识是,流通环节多,中间利润高。农村经济人陈家杨认为,农产品流通环节中,运输成本太高:“在运输过程中,怎么运,能不能保鲜,最关键能运到多远,保持多少天,这是关键问题。如果你真的想拉远的话,放在冷库里面,出来用冷藏车运走才得,它就能保鲜。放到冷库里面,在拉出来,再放那个冷藏车,那个成本太高了。收购跟批发没有差价了,我们就拉不了。
运输成本占据蔬菜价格的比重较高,主要是高油价、名目繁多的收费占据很大部分。运输的汽油费、过路费以及政府主导的各种收费是刚性的,是必须要付出的,由此增加的成本也必将摊到产业链的两头。因此,在加强市场建设和市场监管,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合理种植蔬菜的同时,也应下决心大幅降低各种收费和高油价。运输成本低了、各种收费少了,运输户才敢于到田间地头收购蔬菜,菜农种植的蔬菜才能卖出去,市民也能吃上便宜的蔬菜。这也就不难理解,每次出现严重农产品滞销问题时,对运输环节进行补贴,就成了各地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临时性措施。
自治区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处长谢云:“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我们现在组织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但是你要说完全消除这种情况,这个难度是非常大,而且这个成本啊,可能会更加高。
既然临时性措施的成本不小,那我们能不能寻找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呢?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区外的一些地方做法或许值得借鉴。
在实行订单农业的哈尔滨绿园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农民按照合作社要求的品种、质量安排生产,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合作社承担了市场波动风险,保证农民种菜效益。广东省设立价格调节基金,在全国率先推广平价商店,所售的菜品低于市价的15%。广东价格调控基金的补助重点,放在了冷库设施的建设补助上,解决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等的主要矛盾。区外的一些成功做法,让我们看到了解决广西农产品“卖难”的希望。真心希望,菜贱伤农的类似现象不再发生,丰收的喜悦能真正挂在农民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