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广播《新闻深一度》7点30分消息(记者 易小东)就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和实现社会公平最为重要的途径。然而,残疾人要实现就业,却往往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广西残疾人就业的形势怎么样,残疾人就业需要社会给予什么关注?新闻深一度对此进行调查。
今年47岁陈忠军由于小儿麻痹症造成右腿残疾。长大成年后,为了养家糊口,陈中军四处打工。然而,因为是残疾人,陈中军经常遭到用工单位拒绝,我在深圳找了6家单位,结果全部都是不要残疾人。一听说我是残疾人,工厂就不要了,那厂长就说,对不起,我们这里不招收残疾人。
陈中军的情况并不是个案。目前,我区已经实现就业的残疾人69.5万人,占全区残疾人总数337.5万人的20%。全区适合就业并且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仅仅为52%。也就是说,全区有近一半能够就业的残疾人没有工作。自治区残联副理事长冯宪告诉记者,无庸置疑,我们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的群体,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比社会的平均水平明显要低。
就业,是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最重要的一个途径。不少残疾人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生活一直处于温饱线以下。自治区残联统计,全区城镇残疾人总体处于温饱状态,农村残疾人总体紧靠贫困状态,50%以上的城镇残疾人和65%的农村残疾人需要生活救助。
分析残疾人就业难的原因,冯宪总结了两个根本性的原因,一个是社会上还对残疾人就业认识模糊或者是相对歧视的这么一种观念,有些认为残疾人在这个单位里头工作,可能会给这个单位带来负担;第二个就是没有充分理解、了解残疾人职业技能的潜力,给他们提供的就业条件不充分,他们也就没有享受到一个平等就业的机会。这是两个根本性的原因。
由于社会的不理解,残疾人实现平等就业困难重重。再加上自身的问题,残疾人就业工作举步维艰,再有就是我们残疾人本身,由于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社会理论水平、劳动技能也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也给他们拥有更广泛的岗位带来了难度。
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自治区残联努力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争取社会给予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机会。但这项工作综合性太强,难度太大,仅仅依靠残联的力量,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让人欣慰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办法》从今年3月开始实施,残疾人公平就业从制度上有了保障,这个办法明确规定了各单位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安排残疾人就业,这样给残疾人提供了一种事实上平等就业的机会。如果我们全社会都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话,我想残疾人就业那就会前途更加光明。
针对残疾人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残联还通过各种方式,让残疾人得到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到2010年底,全区共建成了特殊学校58所,开设特教班67个,全区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1万7千多人;开设了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6所,在校生300多人;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和普通高校录取残疾学生700多人。抓好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应该说是残疾人能够更好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一个关键所在。所以在过去的五年,我们平均每一年在全区对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的人数都在1万5千人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五年计划过去,我们对残疾人的培训就应该在八九万人。
经过培训的残疾人学到了一技之长,在残联的推荐下,大多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能够自谋职业,解决个人的生计问题。今年二十出头的黄秀因病导致腿部残疾,在自治区残联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刺绣,自己在家揽活来做。今年6月,黄秀还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我觉得很多的残疾朋友都是挺聪明的,也都心灵手巧的。像我这样子,别的体力活做不了,手工活还可以。如果组织起来培训一门手艺,像我们这样的就不愁有工作。有一个技能,能找到事做,生活方面就有保障了。
同黄秀一样,在崇左市职业学校担任网络管理员的陆汉英也是一名残疾人。虽然从小残疾,但他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读完了大学,毕业后进电子厂打工自食其力。后来在残联的帮助下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陆汉英说,残疾人要实现就业,不仅要掌握一门技能,更重要的是,残疾人自身要克服自卑心理,在心里面自己强大起来。我们自己本身要认识到,我们要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不要因为自己身体有缺陷就整天呆在家里面,不可能坐在那里等着好工作来给你的。所以不要自己气馁,自己要自强。我们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那就努力地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