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广播《新闻深一度》7点30分消息(记者 唐慧婷 方菲)在崇左,生活着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白头叶猴。全球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被世界保护组织列为全球25种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的物种。它体态美丽、身手矫健,被誉为“石山精灵”。本期的新闻深一度,记者就带您走进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一睹这些石山精灵的迷人风采,感受保护区里一群用“明眸善睐”守望精灵的人们。
清晨时分,我们走进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板利片,正是白头叶猴出洞觅食的时间,在保护区板利保护站主任梁霁鹏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看到了崖壁上、树丛中,幼年的小猴穿梭跳跃,棕红色的毛发闪烁林间,活泼轻盈;成年的猴子头顶白冠,长尾飘荡,身手敏捷,时不时跃到距离我们很近的树丛中,向我们警惕却不失友好地张望。
梁霁鹏从2001年开始在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工作,在苦苦乐乐中坚守了10年岁月。最让他兴奋的是,就在今年3月份,他们在巡山的过程中,有了惊喜的发现,我们做记录的时候,就发现有一只母猴的行动不像别的母猴抱小孩身体这么灵便,然后觅食的时候从树上一跳,它怀抱里露出两个小猴的尾巴,金黄色,我一看,怎么两个小猴有两个尾巴,它一动一看就看正好有两个小猴头露出来,这母猴抱了两只小猴。
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监测情况的分析,梁霁鹏认为这对小猴子很可能是双胞胎。这是保护站建立30年来,第一次观察到这种情况。连续多日,他对这3只白头叶猴展开了追踪观察:“我从01年到保护区工作,直到今年才第一次发现同一个母猴抱两个小猴。我只跟管理局汇报一下。去年都还没有小猴,只有9只都是成年猴,但是今年忽然多了6只小猴。”
听到疑似双胞胎白头叶猴这个消息,同样兴奋的还有一个叫王爱龙的女人,她是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爱龙说,这是她做过的所有工作中最热爱的工作,是幸福指数、成就感都最高的工作。白头叶猴看多了以后,你就会喜欢它。它外观很漂亮,动作很敏捷,甚至它作为一种灵长类,跟人的行为,包括一些情感它都有,它是很有灵性的一种动物。在观察中,看它跟猴子的关系,之间相处的细节和动作,都还体现出一种我们人得社会里面的一种关系,一种情感。
2005年,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由原广西板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岜盆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的。2007年,成立保护区管理局。王爱龙就是在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初来到了这里,王爱龙戏称在这片除了石头就是林子的群山里,自己做了一年的光杆司令。她指着到保护区工作的生命科学硕士黄恒连说,这是她的第一个得力干将!
像黄恒连他原来就在保护区搞了一年,后来回去当了生物老师,他这个小伙子确实也很喜欢这份工作,我说我急着用人,结果他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已经入好编的工作一点退路都不留地辞了过来,有了他们研究生过来,我们去年的工作就放在宣传上。
王爱龙口中的黄恒连就是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硕士,在07年的时候,他曾经来到保护区做研究,就住在保护区核心区内的一个巨大石灰岩溶洞。这个山洞洞口宽敞,建有一幢小木楼;洞内幽深,伸手不见五指,夏季有水,冬季干涸。他和另一位同学,在这里住了一年,整整一年,就住在山洞里面。里面只有3个人,我们基本生活规律就像猴子一样,早出晚归,就在山底下转,跟着猴子走,下雨就回去,出太阳就不回去,就打着伞在那里,嗮的又黑。”
黄恒连对白头叶猴的喜爱也要追溯到07年4月他们刚到保护区的那一天,回忆起那一幕,让黄恒连印象深刻。我记得很清楚,一到山洞,就在头顶上就有一群猴子,4只都是公猴,我们到那里连行李都没放,我们马上冲进去拿望远镜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白头叶猴,当时看到真是惊讶,头是白的,尾巴是白的,肩也是白的,就像一个精灵一样坐在那里,当时那种感觉没法用语言去形容,真的很兴奋。
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一次的初见,让黄恒连彻彻底底的爱上了保护区里的那些小家伙。以后的每天清晨,鸟一叫黄恒连就起床,进山观猴。一坐几小时,一走就一天。晚上,自己发电,整理观察日记。以前对白头叶猴的了解,生态习性都有很好的了解,但是那时候都是理论上的知识,通过那么长一段时间的自己去了解,自己也有了新的发现,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一些新的体会。白头叶猴在人类干扰这么严重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它也在作出一个不断与人类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对白头叶猴来说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它的一些行为,真的就像人一样。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执着地在这一片片山林里,守护着珍贵的白头叶猴以及各式各样的珍稀物种,与喧闹的城市相比,他们的生活极尽简单,然而他们的快乐也极尽简单,简单得就像雨后山林里的阳光,透明透明的,映照着他们内心质朴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