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广西古戏台 桂北戏台:戏仍在 台已远

文化建设|来源:广西日报2011-10-20 15:44:00|网络编辑:李惠惠

    未去桂东之前,一直以为桂北的古戏台是最多的。毕竟广西的古戏台,上演最多的剧种是桂剧。待去了两地,才发现并非如此。自全州精忠祠古戏台葬身火中,桂北古戏台所剩无几,目前所存较多的,恐怕要数恭城瑶族自治县了。

  恭城自古处于中原进入两广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相互交融,也带来了中原文化特色的古戏台。据说恭城古戏台曾多达12座,如今所存如武庙戏台、九板村古戏台,还有最具建筑特色、广西现存惟一会馆类型的湖南会馆戏台。

  深秋时节,来到恭城时已华灯初上,武庙与湖南会馆大门紧闭。徘徊门外,只见飞檐翘角或戏台背影。次日清晨,突然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

  披着凉丝丝的雨水,走进红墙金瓦的武庙,一阵香火味扑鼻而来。武庙古戏台就在武庙大殿前,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清朝时期曾重修多次。1981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自治区政府拨款再次维修。如今的武庙戏台,可谓金碧辉煌、完好无缺,但却已无多少古意。

  年逾七旬的管理员郑定智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的关公节,这里要唱三天三夜的戏。多是拿捐款请湖南戏班来唱,庙里备有长凳,晚上不关门,香火烧至天亮,戏也唱到深夜。

  文庙无戏台,武庙却有戏台。关公在家里看戏时,孔子是不是在家读圣贤书呢?抑或,关公会邀请孔子来舍下一同看戏?

  从武庙到湖南会馆,我一直思考着。一个小小的县城,竟有会馆戏台,可见当时文化交流的频繁。会馆为同籍同乡或同业者在文化聚集地建馆祭祀、寄宿、聚会的场所。明朝时兴建,清朝时盛行,现在所剩的多为乾隆后期的会馆。乾隆时期,戏台被纳入会馆建筑设计中,会馆戏台除了神庙戏台的功能,更多是同乡人联谊所在。有会馆的地方,往往有戏台,就像我们现在饭馆有KTV一样。清末民初时,外地经商从艺者相继在恭城修建了广东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当时,恭城已有鸣盛集、凤兰科班等文艺社团。每逢年节庙会,当地的群众都会邀请外地或本地的文艺社团演出。

  夹杂武庙香火气息,来到荒无人烟的湖南会馆。想当年,恭城的广东会馆戏台、福建会馆戏台、江西会馆戏台都因沧桑变故徒留声名,独剩下这湖南会馆戏台也难觅知音了。

  管理员韦大婶见有客来,方去打开院子里的各个通道门口。馆内空无一人。撑着雨伞,独自游荡在馆里。绕过后花园,终于看见那古香古色的戏台。整个平面呈“凸”字形,泛翠流金,飞檐挽天。陡峻的层顶显得精巧玲珑又富于变化,丰富的彩饰显得古朴又富丽堂皇,具有明显的岭南古建特色。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后台就是会馆门楼。戏台和门楼互为前后,在梁架结构上采用“移柱造”法,以适应戏台和门楼双层使用的功能。史载此戏台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当年台底浅埋36个大水缸,以作共鸣传声之用。据说古时有一回唱戏,传声很大,原本在武庙看戏的都涌了过来,台上唱戏的见状唱到:“连孔子和关公都来凑热闹了!”如今那些缸不知是否仍存?韦大婶也不知晓,她说戏台已沉寂多年,平时来会馆的人也少有人留意戏台。

  透过潇潇淅淅的雨帘,回眸处是荒凉残损的台阶。雨丝洗出戏台柱子上一副妙联:台上今人作古人逢场作戏,剧中往事为时事借史为评。如今,桂北的戏曲仍经久不衰,演戏已无须古戏台。站在台前,对面是会馆大厅的大茶壶,我似乎看到当年一群同乡人在此相聚,耳边回响着戏台上桂剧的悠扬婉乐……

   (记者 林雪娜)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