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路将向西延伸,途经建政东路延长线,到凤岭北路;北大路北将继续延伸,途经友谊路直通机场高速;打通长堽路延长线与现状东高环衔接;鲁班路北可至东高环,南可至江北大道……下一个五年,南宁市内、市外交通路网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11月13日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将着重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完善快速路系统。道路网络系统将形成以快速路和干道网络为骨架,支路为道路网基础,功能分明,层次合理的格局。
城市转产交通
2015年建成罗文至南宁东站段,玉洞至西津段
据介绍,南宁市规划局目前已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系列规划,并协助政府完成了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以及一号线相关重要站点的方案审批工作,还结合城市规划发展、交通需求、合理线网规模结构、投资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
首先是修建一号线一期工程罗文至南宁东站段,线路总长约为30.5公里,其中地下区间为心圩江—广西大学区间入地至南宁东站,线路长约19.5公里;过渡段及高架区间为罗文—心圩江广西大学区间入地段,线路长约11公里。共设23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6座,高架站7座。
其次是修建二号线工程玉洞至西津段。线路总长约20.5公里,其中地下区间为白沙大道—石柱岭区间入地段至秀厢—苏卢区间出地段,线路长约9.5公里;过渡段及高架区间为玉洞—白沙大道石柱岭区间入地段和秀厢大道苏卢区间出地段—西津,线路长约911公里。共设16座车站,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9座。
之所以花这么大的心思去建设轨道交通,是因为它在城市交通体系中起到骨干作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舒适便捷等特点。从其他城市的发展来看,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转变市民出行方式,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都起到明显作用。
高速铁路、城际铁路
与周边省和区内主要城市形成快速连接
随着北部湾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进入快车道,南宁与周边城市的联系越发密切,“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将大力发展铁路建设,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新建和既有线改造等,形成与周边省和广西区内主要城市的快速连接。打造一个南宁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到广西各个主要中心城市2小时左右、到北部湾经济区1小时以内的快速城际铁路网。
主要建设内容:(1)改造南凭复线(至越南),新建南凭客运专线,形成至东盟物流主要通道;(2)新建云桂线(云南)、改造黔桂复线(贵州、四川)、改造湘桂复线(湖南)、新建金南线(贵州)、改造南防复线,形成大西南出海主通道;(3)主动衔接珠三角,建设南宁—广州客运专线;(4)建设南宁—柳州城际铁路、建设南宁—钦州—北海城际铁路,以提高区域中心城辐射能力。
为了与铁路建设做好市政配套设施规划衔接,让市民更好地享受铁路建设成果,南宁市将新建以及改建一批铁路立交,如:民主铁路立交,中华园湖立交,葛村路铁路立交,长湖路铁路立交,望园路延长线铁路立交等,打通由铁路隔断的“断头路”,完善路网格局,并建设南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改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快速路系统
现状中心城区形成“申”字路网
结合南宁市城市发展将呈现“整体向东、重点向南”的趋势,同时随着核心区、凤岭新区以及五象新区等“三中心”的形成,需要加强城市东部凤岭、东南部五象新区等与主城区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五象新区以南的发展,和现状东高环与新外东高环之间的区域发展,将成为南宁市远景年(2030年)的重点,是实现南宁市“一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的关键。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将完成现状快速环道快速化改造(总长度约为40.1公里)、城市东西向快速路(中华路西延长线—中华路—园湖北路—建政东路及延长线—凤岭北路及延长线:总长度约为32.3公里)以及南北向快速路(北大路北延长线—北大路—永和路—永和大桥—南建路—友谊路—壮锦大道—机场高速:总长度约为20.1公里)的新建,从而在现状中心城区形成“申”字形快速路网系统。
为实现南宁市“整体向东,重点向南”的发展战略,南宁将对现状东高环(总长度约为35.4公里)、现状南高环(总长度约为10.2公里)进行高速路改快速路建设,为打通中心区、江南区与五象新区的通道,新建友谊—南高环连接线(总长度约为6.9公里)。
同时为保障快速路系统能够快速、高效、安全地运行,将大力建设与快速路平行的主、次干道以及与之连接的纵向道路:
(1)东西向快速路建设期间将打通长堽路延长线与现状东高环衔接,打通金桥大道、凤凰岭路、高坡岭路三条纵向道路;
(2)南北向快速路建设期间打通鲁班路(北至东高环,南至江北大道),打通秀灵路、秀灵北路、地洞口路、华强路、解放路、并建设两条横向连接次干道;
(3)新建新村大道及南延长线(北至罗文大道,南至南货站),建设金凯路西延长线(至沙井大道延长线)与英华路衔接,同步建设五一西路西延长线(至罗文大道)、富乐大道和亭洪西路等三条横向连接主干道;
(4)在南高环的改造工程中,建设其平行道路凤凰路,完善三条纵向主干道,实现五象大道、玉洞大道与南高环快速路的高效衔接。
可以预见,通过对以上规划的逐步实施,“十二五”南宁市公共交通系统将形成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出租车等其他方式为辅,各种交通方式设施完善、换乘方便;对外客运枢纽布局合理,内外客运融为一体的格局。道路网络系统将形成以快速路和干道网络为道路网络骨架,支路为道路网基础,功能分明,层次合理的格局。
“十一五”期间南宁路网建设成就
完成“断头路”项目26个,总里程达到60公里
“东西不畅,南北不通,越江不便”一直是南宁市区交通状况的代名词。去年5月东葛路延长线工程建成通车后,不仅缓解了东西向道路如长湖路、民族大道的交通压力,也解决了车辆从凤岭片区、快速环道进入市区难的问题,缩短了从市区到凤岭片区、快速环道的时间,大大减轻周边市民的出行。
近几年,南宁市规划局在路网的规划布局中,结合旧城区及中心区用地强度大而密集,交通量大,经常性拥堵的特点,重点梳理交通,改造加宽,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格局。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共完成打通“断头路”的项目有南湖隧道(青山路南湖连接线)工程,东葛路延长线(长湖路—佛子岭路)工程,长堽路(园湖路—厢竹大道)扩建工程,友爱南路延长线(民族大道立交—桃源路)工程,民主路改扩建工程(古城路—园湖路),五一路(凌铁大桥—富宁立交)扩建工程,亭洪路西延长线(沙井大道—规划路)(沙井工业园区配套道路),龙腾路(新阳路—江北大道)(40米道路)等26个项目,总里程达到60.2公里。
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建成通车,市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原先拥堵不堪的“断头路”变成“快车道”,路网格局得到进一步完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记者 唐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