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TV12月2日消息(记者黄东华 通讯员昌苗苗 曾蓓蓓) 最近,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通过自治区级生态村验收组初步验收,成为钦州市第一个创建的自治区级生态村。这是钦州市向创建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生态村迈出的第一步,到2020年以前,全市要完成生态市创建工作。
按照自治区创建生态广西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和统一部署,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富民强桂”,全区到2020年要实现80%的市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市,各市实现80%的县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县,各县实现80%的村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村的宏伟创建目标。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向创建全市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迈出了第一步。
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位于钦浦二级公路沿线,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东邻武利江,南抵白石水镇良田,西与平坡接壤,北和高林相依,全村耕地总面积8420亩,有农户1541户,人口5281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9%。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荔枝、香蕉和劳务输出、水果购销、农闲编织为主;全村现有荔枝、龙眼6000亩,劳务输出800人。2010年农民收入纯人均达到5885元。自2006年起,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在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全村农村经济得到长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丰富和提高。
一是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搞好“一池四改”工程,即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舍、改水,对建设“一池四改”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实现水电、闭路、宽带等户户通,清除乱搭乱建,规划柴草、农具和杂物堆放,有效解决了粪土乱堆、柴草乱堆、脏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的现象。
目前清湖村全村共有农户1541户,通过各项改造建设,已建成全村自来水供给系统,实现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2%;卫生厕所使用130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占全村84%;村中建有定点5座垃圾池,各家各户实现垃圾集中转运,垃圾清运率达100%;加快沼气池建设,从实际出发,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或堆肥坐便器对粪尿进行处理后再还田,其余杂用水结合中心村公园建设进行土地处理后再作为景观用水,目前,清湖村使用清洁能源总户数为1280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3%;为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村里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种植面积200多亩,总秸秆量260吨,可用饲料30吨,还田综合利用的有230吨,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0%。
同时清湖村大力推广林下经济,通过林下养鸡,发展鸡产废弃物用于养鱼,形成了良好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体系,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9%;多年来,全村不断完善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房前屋后的绿化工程,新建了庭院果园,16个自然村,已有15个通水泥路,累计硬化村级道路10.8公里。绿化植树1万株,拆除私搭乱建设施21处。目前的清湖村焕然一新,走入清湖村,处处可见以户为单位,每户人家发展生活污水-种植相结合的水循环模式,利用庭院的空地种植果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及厌氧后进入果蔬地实现中水回用,而果蔬地周边配种适当花卉,利用农户自身的智慧发挥建设的具有新农村特色的庭院美景。
二是通过引导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增加农民收入。清湖村自2006年成立荔枝流通协会以来,共成立了6个农作物生产协会和流通组织,全村6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协会或组织,从事农产品营销人员达300多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要求,清湖村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大力培育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培育优质荔枝和香蕉,2011年,清湖村已把3000亩示范片地产荔枝龙眼改造成高产稳产的优质果园,力争未来。
3年内将带动全村6000多亩荔枝龙眼全部实现改低创高。清湖村帮助村民建立生态农业管理规程,实行人畜粪便综合利用,做到猪进圈,牛进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农作物根治病虫害,采用鱼塘养鱼、塘泥做农业肥,通过一个个生态物质能源分级利用模式,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即环保又节约了成本。全村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10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达5885元。
三是通过“两室两栏两舞台建设”,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清湖村建有3个村综合活动室,1个村级卫生室;建立了科普栏和村务公开栏,方便农民学习科普知识,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并实行村务公开;村里建设有福多堂舞台和车木阁舞台,组成车木阁文艺队员近40人,推动活跃村级文艺活动氛围。全村重视村民生态教育,通过居住区生态文化建设、村落生态文化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让生态村的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也使村民们对清湖村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充满了信心。
2011年11月4日,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通过自治区级生态村验收现场,各县(区)环保局也派员到现场进行观摩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