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使得双方之间也出现了“文化交流热”和“教育交流热”。不断扩大这种交流,是双方的共同愿望。
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广西的优势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在发展与东盟的文化教育交流方面也有很大的人文优势,因此,在中国—东盟文化教育交流中,广西占据优越的位置。
中国—东盟博览会目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10国间最大的经贸盛会,而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大产业,广西由中国—东盟经贸前沿发展为文化交流前沿,也是客观的必然。
文化与经济的紧密联系,体现在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中、旅游文化中。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每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和南宁在海外的知名度,加强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来往。文化的交流还能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群之间产生心灵的沟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亲近感。
中国和东盟各国同属东方文化体系,有着相近的价值观,有着悠久的历史交往(例如郑和下西洋等),但并不是每一个民众都了解这些的,需要通过文化交往来普及。在这一点上,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历史上和我们同样信奉儒家学说的越南,就离广西最近。而广西的壮族,与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有着历史上的亲缘关系,语言、习俗相近,传统文化相似。
广西与东盟国家相近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例如,铜鼓文化、山歌文化、高脚屋文化、民族乐器(芦笙、天琴等)、民族习俗、饮食文化、农耕文化、村社文化等等。
中国—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都需要有专门人才。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每个国家都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以学习他国的长处,培养本国的人才。凡此种种,都促使中国—东盟间的教育交流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广西接收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具有地理上、气候上、生活习俗上相近的便利,东盟国家留学生愿意来广西,因此,广西早已成为中国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广西拥有中国最大的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训基地,这使得广西易于培养出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毕业后赴东盟各国,在孔子学院或国外院校担任汉语教学工作。同时,由于拥有全国最多的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广西与东盟开展教育交流时,也十分方便。
树立文化与经济同等重要的理念
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文化教育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在广西干部和群众中树立文化与经济同等重要的理念,认识到广西与东盟发展合作关系,不应仅停留在经贸层面,还应对文化、教育层面的合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扩大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符合中央的政策,广西应争取中央在这方面对自己的重视,使中央将广西当成中国与东盟文化教育交流的中心。中国与东盟在国家层面的一些文教交流活动,也争取交给广西来办。
在与东盟的文化教育交往中,当前应抓好几点:
一是在广西建设中国—东盟艺术交流中心、文化产业交易中心、文化创意基地(双方共同参加)、中国—东盟体育培训基地、东盟文化教育研究机构等重大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广西文教部门与东盟的交流活动。二是多与东盟国家合拍、合写、合演、合创作各种文艺作品。三是中国与东盟已商定要大大增加双方互派留学生的人数,广西的高校要多到东盟国家举办各种招生宣传活动。四是与东盟的教育交流要向成人教育方向发展,不应停留在青年学生的学历教育这一层面。首要的是双方高校有关教师的互派进修和经贸官员的互派培训。五是在广西高校增设一些东盟国家的热门专业。例如,东盟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的妇女最喜欢从事的是银行职员工作,因此,广西高校可相应增加金融专业。
同时,除了广西的各项文化节会要邀请东盟国家外,我们也要走出去多参加东盟国家的各种文艺节会,如菲律宾的国际管风琴节、马来西亚的世界部落音乐节等。广西的企业也应资助文化部门走向东南亚,最好使东南亚也出现“中国流”,由此促进双方的经贸、旅游、文化产业、教育的交流。
(作者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