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创业大厦主楼封顶。(资料图片)
临桂新区建设年度开工项目与固定资产投入。
“年初时,两边还到处是空地,喏,现在尽是高楼大厦。”在临桂大道,看着车窗外一个个掠过的工地,廖兴元兴奋地向记者比划。
廖兴元是临桂县城的一位三轮摩的司机,偶尔也拉着客人往临桂新区跑。那里黄色塔吊和绿色防护网构成的工地风景虽然单调,但不断刷新的建筑物高度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日新月异的临桂新区,改变的不仅仅是廖兴元车窗外的风景,也正改变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轨迹。
2007年,在“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发展大战略之下,临桂新区的图卷徐徐展开。经过几年的谋划、蓄力,2011年,临桂新区建设进入全面发力阶段,一条条道路、一栋栋建筑已经走出规划图,落在那片土地。
年终回首,我们向西眺望轮廓渐渐清晰的临桂新区,看到一个新城的崛起。
新城的渴望
临桂新区,在包括廖兴元在内的很多临桂人口中有着另一个名字——— “新桂林”。因为他们通过各个渠道的信息了解到,这里将崛起一座新城,并将成为可与老城比肩的核心区域。
再造一个“新桂林”,是力求发展的桂林经过多年积淀与探索所作出的一个开拓性选择。
中共桂林市委课题组2010年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的数据,揭示了这座城市多年来发展成果背后的短板: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后阶段,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2.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缓慢,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资料显示,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这两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硬指标上,桂林与兄弟城市柳州的距离也越拉越大。2008年,桂林生产总值883亿元,财政收入85亿元,与柳州差距分别为17亿元和55亿元;2009年,这一差距扩大为90亿元和60亿元;2010年,差距再次拉大,分别为152亿元和80亿元。
城市发展的相对滞后,让不甘人后的桂林人不停地审视自身,苦苦思索。
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整个城市沿着“黄金水道”漓江呈梭状发展,这种沿江发展的格局,一直限制着城市的发展空间。
目前,桂林市仅有58.3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却有80多万常住人口,每年还要接待2000多万人次游客和所辖12个县的上百万流动人口。
城区内风景名胜、党政机关、工厂企业等生产区、生活区、游览区混杂相处,人口拥挤、交通阻塞,产业难以壮大。加上城区山多,建筑控制高度,造成可使用面积和容积率都比较低,房地产收入也落后于同类城市。
更让桂林人忧心的是,随着经济建设、人口大幅增加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漓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正在接近极限。
但城市的发展却是时不我待。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搞得风生水起,要想实现新的跨越,桂林不能不抓住这一有利的历史机遇,增加城市聚集和辐射功能,打造出一个中国-东盟的门户城市。
而要破解多年来的发展瓶颈,则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依附漓江、以漓江为中轴沿江发展的思维定势,拓展新的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
2007年,城市的决策者们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桂林城西——— 把以临桂为重点的桂林西部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和主要平台,并在临桂县城西边勾勒出一座汇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