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的未来
大手笔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建筑构建了一座现代化新城。每每谈及于此,建设者们也难掩自豪。
“在桂林半个多世纪的文化建设史上,总投资达10亿元的一院两馆无疑最为耀眼,放眼广西也称得上大手笔。其中的桂林大剧院,可与上海大剧院、琴台大剧院等国内一流剧院比肩。”在工地旁活动板房会议室,该项目一位负责人勾勒未来图景时,非常兴奋。
上个世纪70年代,按国内一流水准建造的漓江剧院曾是桂林演艺文化事业繁荣的标志。30多年过去,渐现老态的剧院又成为桂林演艺文化发展的瓶颈。“因为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很多优秀大型剧目不愿,也无法在桂林进行展示、交流,即便是前几年在桂林上演的《少林》、《西施》也只是‘简装版’。”
“桂林大剧院建成后,空间、视觉、音效都是国内一流水准,地下升降台就有5层楼高度。那时,即便是《图兰朵》、《猫》这样的国际水准剧目,也可以在桂林上演。”这位负责人说。
虽然尚未展露真颜,但一院两馆作为标志性文化设施的风向标作用已经显现。
然而,临桂新区并非现代化建筑物的堆积,而是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化新区。因此,决策者们提出了大临桂新区的概念,发展“一主三辅两组团”:行政中心西迁,把旅游产业充实到临桂新区建设中,依托未来高速铁路和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形成强大的物流产业,把苏桥工业园、秧塘工业园以及临苏公路形成的产业带联系起来发展工业,并发展会仙湿地组团和万福旅游经济区。
正逢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临桂新区又被寄予“新引擎”的重任,规划再次丰富和完善。构建以临桂新区中心区域为中心点,凤凰林场、会仙湿地、万福旅游度假区三个特色旅游区域相辉映的“一点三星”旅游产业图景也渐渐展开。
按临桂新区的规划,2015年,建成区将达13.96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2025年,建成区将达47.6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0万人。届时,临桂新区将承担起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和城市中心职能,带动桂林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记者 龚亮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