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说,她只知道PM2.5的危害,可PM2.5到底是什么东西,到现在也没搞明白。
据报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根据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细微颗粒物长期停留,也会让呼吸系统发炎。除了自己“干坏事”,细微颗粒物还是其他致病物质如细菌、病毒可以搭乘的“顺风车”。这些致病物质来到呼吸系统深处会造成感染。
“PM2.5主要有三大来源:汽车尾气、煤烟和工厂排放,其中汽车尾气是主要来源。”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近日指出,目前我国一些轿车基本达到了欧洲的排放标准,但公共汽车、卡车等大型车还难以达到相应标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进行解决。
那么,公众该如何对待“PM2.5”呢?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杨柳认为:“第一是我们不要太把PM2.5当一回事,第二个是又不要太不把PM2.5当一回事。”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王迎春日前表示,全民科普素质亟待提高,否则民众不太了解这一标准意味着什么,而是人云亦云,过于惊恐,贸然公布标准反而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解放军空军装备部质量控制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李光男也表示,谈到空气质量、PM2.5,都需要在一个综合的数据和背景下去理解。因此,在没有权威翔实的测量结果和综合分析出来之前,公众没必要盲目地追从这个概念,更不必过度恐慌。
据北京市政协委员、环保局原局长史捍民介绍,目前,全世界仅有不到20%的国家实施PM2.5标准,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从PM10标准过渡到实施PM2.5标准,是各国综合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污染现状情况下的产物,均经历了长期的准备阶段。美国从1994年率先宣布增加PM2.5指标,1997年制定标准,到2000年才常规化监测,历时6年多;澳大利亚从2003年开始至今,一直实施非强制标准,期间主要是做大量的监测、收集数据和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以检验标准是否合理。
史捍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抓紧增加PM2.5监测设备,开展关于PM2.5传输规律及区域污染影响等基础研究,为科学决策和制定控制对策提供支持和依据。二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强化空气质量单站浓度实时发布,提高公众的感觉符合度,并通过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渠道发布信息,及时为公众提供服务。三是在重污染日,参照台风、大雪等发布预警机制,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四是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