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形势严峻、国内形势复杂,却仍然未能阻挡北海跨越发展的脚步——
今年上半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5%,财政收入增长5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6%。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位列广西各地市第一。“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成为北海经济发展鲜明注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更称赞北海已成为广西“跨越发展的典型市”。
按照该市两年前提出的“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目标,今年末,与2008年相比,北海生产总值将翻一番达600亿元,财政收入翻两番超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两番突破1000亿元……
一组组引人注目的数字不仅生动反映了北海赶超跨越的成果,更蕴含该市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理念,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把事干成”新作风带来新活力
历史上,北海曾数度辉煌又数度沉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总量不仅在同序列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排名落后,在广西区内比重也不足3%。
比经济艰难爬坡更揪心的是干部群众低落的士气。2005年中,北海炼油异地改造项目征地工作刚进行到一半,项目再度搁浅消息传来,时任铁山港区副区长的刘志明说他第二天就病倒了。开工典礼多,项目推进不下去,雷声响,雨滴小,久而久之,埋怨者有之、坐而论道者有之、旁观者有之。庸、懒、散、慢半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北海发展遇到瓶颈,内生力不足,提升城市产业和文化支撑力,要靠有真抓实干、把事干成的人!”北海市委书记王小东,决心从用人导向入手,在提升干部队伍精气神上下工夫,通过组织工作出先进生产力、出群众满意度!
2010年年初,北海市提出“跳出北海看北海、立足当前看未来”,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结合这一工程,北海市组织部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加大治懒治庸治散力度。
在项目建设中,北海推行“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制度;在干部考评中,采用“纵向比增长、横向比排位、总量比份额、个人比贡献”的“四比”办法;在创先争优中,实施“表率引领大行动”、“优质服务大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两年下来,多干落实之事,力求落实之效,“用发展来统一思想、用发展来坚定信心、用发展来凝聚力量、用发展来改善民生、用发展来解决问题、用发展来维护稳定”的风气日盛。
“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成为一项政治责任和一种工作作风。如今,晚上亮灯加班的干部更多了,白天闲聊的干部更少了;主动服务客商的干部更多了,吃、拿、卡、要的干部更少了;敢于面对、敢于担当的干部多了,坐等其成、夸夸其谈的干部少了。
“把事干成”悄然带来新气象: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一期用地1943亩,搬迁户就有119户,整个征地拆迁工作仅用了43天,而整个项目建成投产只花18个月,打破全国纪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个月不到便获得成功;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不断填补广西空白,建设速度连夺广西第一,2011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占超过全区60%以上;诚德新材料项目投产见效,一期工程投产首年完成产值74.7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3.3个百分点;三期“民生路网”工程将36条烂尾路全部修通……
新作风激发新活力,当一桩桩原来想干没有干成的事变为现实,北海的底气足了,干部群众信心来了。“干成了士气就来了。”谈及变化,铁山港区党委书记刘志明说。
启示:“成事在干、真知在行”。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来讲,坐而论道、坐等其成都是大忌,惟有实干才能成就事业。北海近年来正是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以一刻不耽搁、一天不耽误的干事劲头,咬住青山不放松,才有了如今的发展活力。
“三个一线”用人激活“一池春水”
铁山港区兴港镇,是北海重大产业发展重镇,中石化北海炼化、诚德新材料、林浆纸一体化、规划建设的亿吨大港,一个个大型项目落户于此。征地面积两万多亩,涉及人口两万多人,要求高、任务紧,整个拆迁过程却几乎没有发生过群体性上访事件。推进该项工作后被提拔为铁山港区党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的李安洪对记者说:“在一线,就要踏踏实实多做事,对得起领导和群众的信任!”
新近被提拔为合浦县副县长的肖子盈说:“领导干部就应该深入基层一线,不回避矛盾,直接面对群众,空谈不能解决问题!”
在选人用人上,市委坚持在发展实践中选人用人导向,突出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大力选拔使用那些埋头苦干、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能抓善成的优秀干部,激励干部见贤思齐、见优思进,有效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北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中平表示。
按照这一鲜明用人导向,北海市紧扣“三个一线”设置考核目标和指标,将承担全市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为民办实事工程以及维稳调处工作职责的82个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确定为重点考核对象;实施千名干部服务重点项目行动计划和百名干部实践锻炼计划,选派了1200多名优秀干部参加重点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让干部在“三个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个一线”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干部倍受鼓舞。下基层锻炼成长,成为北海干部一股新的风气。
2009年以来,从基层和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的“三个一线”中提拔重用的干部占同期提拔处级干部总数的42.3%;其中有13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得到提拔重用,占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总数的43.33%。干部成长上一线,进步靠实干风气在北海蔚然成风。
启示:“注重实绩选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来用人,将干部考察锁定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比增长、比排位、比份额、比贡献,通过清晰的用人导向激活了整个干部队伍干事热情,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如何体现公平,杜绝暗箱操作?北海使出杀手锏,变“相马”为“赛马”,大力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
曾获得全国优秀民警、自治区第一届十佳政法干警、北海市劳模的黎寿强,2010年4月通过公选,先任北海市森林公安局局长,破案数量是建局以来的总和,改变森林公安的面貌;到银海区公安分局后,分局各项指标在全市排名第一,该局获得了自治区优秀公安局称号。
“这样选出来的干部,不仅让人信服,更激起干事活力!”黎寿强的例子对干警们产生很大的触动,继前两年拿出100个科级职位进行竞争性选拔后,今年市公安局又推出47个正副科级领导职位“虚位以待”,报名参加选拔的民警达到522人,占该局符合报名条件人数的97.1%。创下了近年来,该局开展公推公选报名率最高和报名人数最多的纪录。
今年北海计划拿出约300个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职位,分10个批次开展各种形式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目前8个批次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逐次启动并全面铺开。
“现在公开选拔不再简单以考取人。”北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斌说,“赛马的目的是将最有能力把事干成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为此,该市跳出过去考试一条线,一刀切的框框条条,注重实际能力,因岗出题,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职位的选拔要求,灵活采取公开选拔、公开推荐、公开遴选、公开选聘、竞争上岗、两推一述等多种方式;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面向全国和全区公开选拔;对基层基础工作岗位,面向全市公推公选;对部门中层职位,在单位或系统内竞争上岗。而在面试环节,专家评委、领导干部评委、各方面代表评委评分分别按40%、35%、25%的权重计入面试成绩。注重发挥考核考察的把关作用,充分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和审计、统计等部门专项考评结果。
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29个批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共拿出800多个职位进行选拔,涵盖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不同类别,正处、副处和正科、副科等不同层次,其中2010年竞争性选拔处级干部达到了同年新提拔处级干部总数的59.4%。2011年,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的科级干部占到全市提拔科级干部总数的63.28%。
启示:从岗位实际出发,不单以考分论英雄。北海从范围数量和考核方式上双管齐下,实现选才创新,扩大竞争性选拔力度。通过不拘一格选人才,真正将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到合适的岗位上去,为北海的发展选好人用好人。
“人才强市”搭建跨越发展智力高地
通过公选,作为引进人才,从湖北到北海工业园区工作的“双硕士”王刚,去年到北海被分配分管企业招商和企业服务。一年多下来,不仅被市里委派去清华大学学习,上了党校,还被聘为市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去年还承担了市里《加快北海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对策研究》重点课题。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生活上组织部门不仅帮他解决了住所,还用不到3个月时间完成了妻子的跨省调动。“每个环节都没有让自己操心,这些事情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在很多城市发出邀请的时候,王刚说,北海惜才、爱才的氛围令人感动,让他坚定留下来发展。
年轻的中国石油大学博士贺丰果,2009年博士毕业后,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中石化与北海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众多同学出国到大油田领高薪工作的时候,他毅然来到北海。这两年,他结合所学,参与了“十二五”北海市石化产业,以及铁山港(龙潭)组团东岸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规划方案的起草工作。这个已经被大家亲切称为“贺博”的小伙子还有另两个身份——北海市北部湾办副主任,中石化北海炼化项目总经理助理(挂职)。“是北海给了我这样的平台,这是我一生的荣耀,在这里我能见证一座石油城的诞生与发展,同时能亲手为城市产业发展贡献力量!”贺丰果向记者介绍,他除了得到理想的事业平台外,北海组织部门还给他发放了住房安家补贴。
对外来人才的礼遇只是北海谋划跨越发展打造人才小高地的一个缩影。动真情、显实意,这是北海人才工作取得成功的秘诀:在资金上,市委从专项资金中,拿出1000万元作为人才引进资金,用完立即补进,今年兑现人才引进补贴资金630多万元;在平台上,坚持唯才是用,凡是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都将引进的专业人才落实到专业岗位;在制度上,单单制定人才体系建设的文件就多达10多项,今年又出台“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新一轮人才引进机制正在谋划当中……
2009年以来,北海先后引进14名博士、131名硕士安排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或担任领导职务,引进217名硕士及以上人才到重点产业或人才小高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到北海服务的院士和国家级专家多达28名。今年,北海还正在实施引进培养人才的“双十双百”计划,在教育、卫生、文化领域开展10个左右的“首席专家”选聘试点工作,在市重点发展的工业企业开展10个左右的“首席技师”选聘工作;在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引进北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急需紧缺人才100名,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农村开展各领域人才培训,培训各类人才100名以上。
启示:引才动真情,用才显真意,聚才有方法。北海市坚持五湖四海广纳人才,用政策、制度做保障将“智力支持”这一抓手硬起来,从而推动跨越发展,把事干成。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北海找寻到了城市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