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变高更变美——贺州市10年科学发展之路

要闻聚焦|来源:广西新闻网2012-09-15 15:03:00|网络编辑:孟宪静

\

贺州城区一角。 黎志宇/摄

  走马桂东看贺州,耳目一新。

  10年前,贺州交通闭塞,身无寸高(高速公路),手无寸铁(铁路);如今到贺州,省时又舒适,既可走“高速”又可走铁路,构建了“五高三铁两江一机场”(五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贺江、桂江复航,机场选址——羊头镇)立体交通格局。走进贺州城,更是感叹贺州城区变大、变高、变绿、变净、变亮、变美了。汇豪国际、上海街等高档小区、豪华商圈拔地而起。10年来,贺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了2.21倍、36.3倍、4.26倍、2.77倍。

  总结经验,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感怀:“越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越要科学发展、越要注重民生、越要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越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越要科学发展”

  10年前,贺州如全国诸多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一样,一些人狭隘地认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不可能摆脱‘先粗放再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结果——

  10年前,位于贺州市的平桂矿务局曾是中国三大精锡产地之一,但由于走“靠山吃山”的老路子,随着锡矿资源枯竭,区域经济昙花一现后,轰然倒地。

  10年前,贺州有一家在国内名列前茅的纸浆厂,但由于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如今,规模迅速缩小,面临被关闭拆迁的危险。

  10年前,贺州的大理石产业,曾与广东的云浮并驾齐驱。但由于低质量、低标准、小规模,重眼前利益,最终失去了长远。如今,云浮已是国际石材城,而贺州的石材产业还在低级阶段徘徊。

  ……

  贺州人重新审视贺州,探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经过深入调研,贺州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区位上,随着立体交通框架逐渐成形,前所未有地与粤港澳、泛北部湾、长三角区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资源上,贺州拥有丰富的资源,已探明矿产资源有60多种,却养在深闺待开发。

  ——生态上,贺州森林覆盖率70%以上,全国领先。政策上,贺州同时拥有西部大开发、沿海对外开放和扶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以及广西实施“两区一带”发展战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方法上,可借鉴先行、发达地区经验,可跳过那些粗放型发展阶段和落后发展模式,少走弯路,借势发展。

  据此,贺州按照“着眼于好、着力于快”的要求,坚持在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先试先行,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交通优先之路、新型城镇化之路、现代农业之路、开放合作之路、生态休闲旅游之路、和谐发展之路。

  这几年,成效显著。

  如今,贺州五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1%,电子铝光箔产能达1000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

  六大园区从无到有实现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5.9%;工业化率从建市初的微不足道,提高到37%,工业主导地位确立。华润(贺州)循环产业示范区,更是获自治区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并获批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面积拓展到32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37%。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2%,农村沼气池入户率达61.1%,均位居全区首位。

  2010年,贺州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22.04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增长20.7%。今年上半年,虽受经济增长趋缓、价格涨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同比仍增长达20.5%。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