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提质兴产业——记河池市10年科学发展之路

要闻聚焦|来源:广西新闻网2012-10-11 15:56:00|网络编辑:孟宪静

\

宜州经济开发区蚕丝加工车间一角。韦炳华/摄

  9月19日,全国现代蚕业创意创新创造跨越发展现场会在河池市召开。河池“全国桑蚕第一大市”的名头,在全国越叫越响。

  10年前,人们熟知的河池,仅限于“有色金属之乡”。

  今天的河池,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中国桑蚕第一大市、中国水电之乡……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河池定位在“重点打造有色金属、水电和生态旅游基地,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桑蚕等产业”。河池这10年的发展,深谙此道。

  这是河池市转型提质发展的10年。通过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池的优势资源换来强优产业,有色金属向新型工业发展,水电、旅游、特色农业、桑蚕、食品加工等产业蓬勃兴起,传统和新兴产业两轮驱动,科学协调发展。

  传统和新兴产业科学协调发展

  2002年,河池撤地建市。

  当时,有色金属占河池工业产值的57%,打个喷嚏,全市经济就要感冒。建市初年,由于受2001年矿难影响,全市工业产值狂跌48%,损失近半。

  河池该何去何从?

  壮士断臂,凤凰涅槃!必须转型!河池市委、市政府有了决断。市委书记黄世勇说:“河池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特色产业增量提质,方能赶超跨越。”

  有色金属产业率先转型。河池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开展以环境倒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使有色金属产业从简单的采选冶,转型到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及综合回收、循环经济的路子上来。2011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165亿多元,成为核心支柱产业。

  2011年,五吉公司从河池城区搬入五圩工业集中区。公司副总经理赵锦琪说,城区周边环保压力大,羁绊了企业扩大规模和科技创新的脚步。在工业园区,五吉大施拳脚——废水循环使用,废气达标排放,废渣卖给其他企业,每一粒矿都被“吃干榨尽”。

  这是“产业入园”带来的发展。河池已经初步建成4个市级工业区,即河池城区工业园区、宜州经济开发区、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河池·环江工业区和7个县级工业区。引导企业入园发展,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集中化发展,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产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兴起搭建了平台。2011年,全市工业园区有企业2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86亿元。

  科学的发展思路,不仅让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更让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水电之乡名副其实。全市建成147座大中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达280亿千瓦时,均排在全国地级市第二,年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绿色长寿食品基地正在兴起。食品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优质饮用水、酒等产业规模全区第一。

  特色农业助农增收。初步建成桑蚕、糖料蔗、水果、板栗、毛葡萄、核桃六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32万亩。

  2011年,有色金属、水电、化工、茧丝绸、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共同撑起了河池经济发展大旗。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