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养生福地声名鹊起
长寿福地,神奇河池。
10年前,河池“养在深闺人未识”。
但仅2011年,就有853万人次游客畅游河池,旅游总收入59亿元;“十一五”期间,河池接待游客2320万人次,比“十五”增长119%,年均增长29%。旅游业成为河池第六大支柱产业,也是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
飞跃,源于河池把旅游作为富民兴市及新型战略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强化政府主导,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发展旅游业成为河池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该市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等决策,高起点、高立意、高质量编制了《河池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区率先实行旅游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把旅游发展指标纳入县委书记绩效考核体系。
加大投融资力度,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十一五”以来,河池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超30亿元。国家A级旅游景区从2家增加到16家,巴马长寿水晶宫、盘阳河等5个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凤山地质景观“晋级”世界地质公园。今年,启动旅游建设大会战,3年内滚动建设旅游项目超100个,规划总投资超150亿元。
创新旅游促销,努力拓展旅游市场。该市创造性开展了“一县一节”、“一月一节”文化旅游节,推出“生态之旅、长寿之旅、民族之旅、红色之旅、世界地质公园之旅、红水河航线观光之旅”等6条精品线路。
“你好,请给我预留一间10月2日的标间。”9月20日,记者拨通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纳屯农家旅馆的电话。“国庆期间的房间8月底已经预定完了。”服务员抱歉地回答。
坡纳屯有农家旅馆62家,村民们以旅馆房间入股,成立“董事会”,统一管理,按股分红。全屯参股户每月收入6300元左右,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从贫困村到富裕村,仅用3年。
旅游成为河池扶贫新模式、新亮点。该市把特色乡村旅游开发作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不断丰富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8家,广西星级农家乐10家。
全国桑蚕第一大市强势崛起
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看河池。
河池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一跃成为我国新兴桑蚕丝生产基地。全市桑园面积68.6万亩,年蚕茧产量172万担,自2005年起,连续7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桑产业、品种推广、方格蔟推广均居广西第一。
“我被河池桑蚕的前景鼓舞,被河池人的热情感动。”江苏恒源达集团董事长毛兆清记忆犹新。河池人7次到江苏海安县登门拜访后,他决定投资5000万元,在宜州经济开发区建缫丝厂。凭着这份坚持和热情,河池引进了21家缫丝加工企业,年产生丝3900多吨,打破单一卖茧的粗放型、低效益经营方式。
“广西生丝不能作织绸经线”,这曾是根深蒂固的行业偏见。然而2007年,广西嘉联丝绸公司生产出“绮源”牌经线丝,将这一偏见击碎。在2006年,宜州市恒源达丝绸公司产出广西第一面真丝,填补了广西无织丝企业空白。河池桑蚕走向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文不值且污染严重的蚕沙,摇身成为每吨3000元的有机肥;只能烧火的桑杆,用来发展食用菌,变身“摇钱树”。这是河池大力发展桑蚕循环经济的成果,从桑叶开始,到最后的蚕沙,一滴不落。全市栽培桑杆食用菌6082万棒,规模全区第一。
桑蚕是河池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蚕桑生产遍及全市11个县(市、区)23.1万养蚕户,桑蚕业每年实现效益30亿元。今年1-8月,鲜茧产量112万担,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河池人雄心勃勃。市长何辛幸说:“我们正努力打造全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原料茧生产基地、丝绸服装加工基地和茧、丝、绸、服装贸易基地。”该市提出,力争到2015年,桑蚕茧丝绸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河池正在创造新的辉煌。
(记者 韦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