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劳作忙”,这是许多人对农民的刻板印象。但在西林县,20年前,就开始出现作息时间类似机关干部的“那来农民”,他们有假期,有午休,有“高温保护”,生活过得安逸而幸福。
那来(壮语音译,意为“丰收的田野”)是西林县那劳乡的一个普通寨子,居住着45户壮、汉等民族群众,他们世代靠耕田种地生活。由于人均土地面积不多,寨中曾是泥墙房的天下。但如今,家家户户建起了钢筋混凝土小楼,类似于“四合院”的居家格局,吸引着远近的大批摄影家前来采风。
“我们寨子的人,中午有固定的午睡时间,碰到赶集或红白喜事,也是全寨停工放假;有时太阳太辣,我们就只做半天工,城里人有‘高温补贴’,我们就自行搞‘高温保护’……”村民王祖贵说这番话时一脸自然,但却令记者惊叹于这份世外桃源般的农家生活。
见记者有些不解,那来屯小组长黄志兵补充说道:“这种生活方式在寨子里已存在了20多年了,家家户户都习以为常。”此时,几个村民骑着摩托车、扛着锄头“收工”回家了,一看时间正是中午11时,看来老乡们所言不虚。
驮娘江是西林县的母亲河,在河岸边的村寨人口较密集。20年前,因为农业技术不发达,群众除了种田别无其他技术,想发家致富只是一种梦想。
自从自治区政府给予西林县享受自治县待遇之后,该县紧紧依靠这一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已达2.2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4万公顷,总产量达5.35万吨。不断充盈的粮仓,使各族群众不再为“肚子问题”而操心,粮食作物单产不断提高,使乡亲们能腾出手来发展第三产业,为增收奠定了前提条件。
20年来,西林县每年都采用实用技术培训的办法,加大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解决了乡村各族群众学习职业技术的难题。全县每年技术培训人数达一万多人次,深受各族群众欢迎。
“我们寨子有45名男子,人人都会建筑活,砌砖、倒模、贴瓷砖样样在行,一出工每人一天就能赚100元,一月少不了2500元的收入。”谈到曾被称为“副业”的建筑业,55岁的王祖贵头头是道。他说,赶上了好政策,寨里的能人在经过政府培训后“先富带后富”,平均每户年收入有2万元。
“现在一打谷,村民们自觉互助,伙食都是搞12个菜,大家说生活好了不要折磨自己。”村民韦永正乐呵呵地说。王祖贵则告诉记者,为了让儿女们找回“儿时记忆”,他在家里“常备”有几头从小就喂猪菜的土猪,每几个月就杀一头,从不上市,为的就是让儿女们“原生态”地成长。
(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周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