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中越边境小城广西东兴市采访的时,见证了一个令东兴人兴奋的时刻——
东兴市委书记廖汝奋在一个重要场合宣布:昨天北京传来了喜讯,东兴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
东兴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的实施,将给东兴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前景呢?东兴企业家刘德兴说,他要做东兴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人。
都说南方的夏天骄阳似火,而广西东兴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车间里,生产场面更是一片火热的景象。 这家广西最大的眼镜片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眼镜片和光学产品研究、生产、销售,公司生产的“华鸿牌”眼镜片,远销欧美各国及越南等东盟国家。得知东兴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的消息,公司董事长刘德兴高兴地说:
“随着东兴国家开放开发的经济试验区的申请获得批准,芒街也是越南的特区,相应起来对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合作互补,更给我们带来机遇。”
40多岁的刘德兴是越南归侨,1978年从越南回到中国,199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一家国营企业工作。1998年,刘德兴放弃公职下海来到了贸易红火的东兴创业,他利用精通越南语的优势,以翻译的身份带着越南客商到中国内地各省市制造眼镜的厂家去进货。
细心的刘德兴发现,眼镜片销售在东盟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
“当时我们也研究过,眼镜业是个传统的加工行业,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行业肯定有发展,近视眼镜包括越南、东南亚一带都没有人生产,越南、老挝、柬埔寨都没有眼镜厂,每年的销量是非常大的。”
2002年,凭着自己对东南亚市场的了解,刘德兴揣着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在东兴市北仑河大道上开了一间小小的家庭作坊,开始从眼镜片的采购销售到越南的业务转到生产上来,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就从仅有15名员工的家族式企业正式起步了。
10多年了,在刘德兴呕心沥血的经营下,华鸿公司现在年产值已达到了2亿多人民币,企业年产各类镜片200多万副,产品80%远销东盟及欧美市场。
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似企业,这个企业就是在他的家人齐心合力发展起来的。现在,刘德兴把家安在了公司园区内,他的父母及7个兄弟姐妹都与他相邻而居。
在刘德兴的家里,记者受到了刘德兴父母盛情的接待。
刘母:“吃饭啦,一块吃饭吧,每人吃一点,够饭吃的!”
刘德兴说,他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有一个团结的家庭,是一家人齐心合力才把企业做强做大起来的。
刘德兴的父母是一对精神矍铄的老人,慈善的脸上透着满足:
记者:你现在还有什么遗憾的?
刘父:没有,我现在什么都放开了。
记者:知足了?
刘父:嗯,因为人老了,象这样有儿女子孙在自己的身边,什么都满足了。
记者:对生活还有什么希望。
刘父:希望生活慢慢提高,我们年纪大了,就指望年轻人了,希望他们步步高升了!
创业之初,刘德兴遇到了启动资金的困难,硬着头皮向亲戚、朋友去借贷,东拼西凑筹了20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哪!许多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是他从事医务工作的妻子曾莲枝却毫不动摇地支持他。
曾莲枝原来在南宁一家大医院工作多年,但为了照顾家庭,她义无反顾地来到东兴,谈到丈夫她不无动情地说:“我觉得无论是多么艰难辛苦,都没有过不去的时候,因为他很淡定。有什么困难的时候,他都会对我说,会过去的、没关系的!这么安慰我,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刘妻:“前两天我和我们的姐妹坐在一起聊天,我对她们说,我这一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儿,就是嫁给他。”
对于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刘德兴踌躇满志。他说将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努力把华鸿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成质量一流、服务一流、信誉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感悟自己的创业之路,刘德兴总结道:
“一个人的成功也要讲究机遇:一个是国家改革开发的政策好,另外一个东兴边境城市开放地区的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