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精神”,16个字——“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
广西拥有5100万人口,12个世居民族和睦相处,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包容并存。经过多年胼手胝足的奋斗与建设,广西取得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巨大成就。广西的发展日新月异!下一个目标,广西将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姿态、更锐意的进取,加快推进“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
“如此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巨大的智力支持。”自治区社科联主席庞汉生说。
时不我待!提炼“广西精神”,是广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全区各族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情。
早在2005年,自治区党委在作出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决策时,就组织课题组对“广西精神”进行过研究。2008年,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广西各族人民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服从大局、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和谐精神”。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时,在中央评价广西的“四个模范”中,“民族团结的模范”放在第一位,“团结和谐”成为“广西精神”的典型特征。2009年,为隆重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自治区党委结合广西的实际提炼了“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百色起义精神。这些内涵成为新时期广西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自治区党委的决定,2011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将研究、总结、提炼“广西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行部署,抓紧落实。
集中民智,汇集民意。“广西精神”的提炼过程,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先后组织了数次研讨会、交流会,在借鉴有关省市的提法和我区研究提炼“广西精神”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别召集社科理论界、文化界、新闻界、有关单位的党务工作者,初步提炼出了“广西精神”的初步表述。与此同时,调研小组分别到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和百色市等地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对提炼“广西精神”的意见建议。
参与人员奉献真知灼见,从历史文化底蕴、民族区域自治、独特区位优势、时代精神核心等多角度,对“广西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诠释。经过组合、融汇,初步提炼出“广西精神”表述语,“团结”、“和谐”、“开放”、“争先”等词成为核心内容。
2011年10月28日,自治区党委就“广西精神”的初步表述语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在广西日报、广西电台、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和广西新闻网等媒体刊登征求公众意见《启事》,并向自治区党校、自治区社科院、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联、自治区各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150多位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征求意见。
广西各界对开展“广西精神”征求意见的活动给予积极支持和高度肯定,社会公众参与热情很高,反响强烈。短短6天的时间,网络意见征求帖的点击率达2万多人次,网民跟帖1000多条,网民跟帖发表意见和新口号标语共计400多条。此外,征集意见办公室还接到很多电话、收到很多短信。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次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广西、思考广西、热爱广西的过程,更是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研究讨论,“广西精神”最终表述为“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这16个字,朗朗上口,言简意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西的具体体现。
2011年11月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广西精神”第一次全面、系统、规范地公布。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指出,要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激发壮乡儿女的无限热情,汇集各族群众的强大力量,让热爱广西、建设广西、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今日广西,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自治区社科院院长吕余生说,“广西精神”挖掘了广西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广西的人文本质,说出了广西人的共同心声,它必将成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气,促进广西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