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TV11月8日消息(记者黄婉) 夜幕降临,一场退休职工的演出在桂林市的中心广场上演,虽然舞台上的演员都已过花甲之年,但他们洪亮的歌声、轻盈的舞步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演员于静说:“我觉得是个很好的精神熏陶,给我精神上一种支持,一种激发,激发我自己,总觉得全身有力气一样。”
在桂林市中心广场,每到周六晚上都会上演“周末大家乐”的演出,演员都是来自各个社区和街道的群众。“周末大家乐”文化活动从2000年至今已经举办了12年,曾经还被文化部评选为特色文化广场。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谢文富表示,我们坚持周末进行演出,每一年演四十场左右,这是我们促使社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草根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参与。一传十,十传百,这些文化民生品牌打响后,不仅欢乐了群众,还为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舞台。桂林市文化艺术馆馆长苏韶芬说,我们每个县每个城区,他们都有自己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像“象山水月”、“叠彩桂花香”、“独秀之声”、“漓东之光”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融山地文化、海洋文化、边境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广西,充分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在推进群众文化事业过程中,突出一个“惠”字,“政府买单,群众受益,文化惠民,欢乐八桂”正在成为现实。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行政部门做一些基本的引导,提供一些基本的设施,给一定的基本经费,就能够把老百姓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起来调动起来,保证老百姓基本的文化需求。”
如今,在广西各地村屯,有声有色、形成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6000多个业余文艺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活动多达6万多场次,演出人员超过10万人次,观众累计达1800万人次以上。突出地域性、民族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柳州“柳江之夏”、桂林“漓江之声”、北流“激情广西•大家唱”、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程阳桥文化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村彩调会演”等,享誉区内外。壮乡百姓各展其长、各得其乐,各地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常年欢声不断,笑语不停,高涨的参与文化、自办文化热情,让生活越过越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