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集中供养模式首创地钟山县为五保村加福利

要闻聚焦|来源:广西新闻网2012-12-18 11:35:31|网络编辑:张倩

    广西新闻网贺州讯(记者王万程)12月1日,记者去贺州市钟山县采访,喜闻新鲜事。人人都说看病贵,该县红花镇五保村五保老人卢景秀,住院1个月,却“赚”了3元钱。

    咋回事?原来,钟山县财政拨专款为3200名农村五保户购买了“新农合”,并实行“零起付线”制度。今年又出新政策,在“新农合”规定报销的金额基础上,对不足部分,发放二次救助金,尽量让其看病治病不花钱。由于救助金都是整数发放,五保老人经常“倒赚”。卢景秀住院花了4538元,“新农合”报销了3341元,又享受救助金1200元,两项相加,“倒赚”很正常!

    1994年1月,国务院公布施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主要内容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社会上把享受五保供养的老人称为“五保老人”。钟山县在2002年尝试建设了五保村,首创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模式。这一独创性的做法荣获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已在全国推广。

    各地学钟山,钟山追求更上一层楼。一是追求“人有我更多”,已建五保村(含乡镇级敬老院)177座,覆盖了所有10个以上五保对象的自然村。二是追求“人有我更优”,加强五保村服务体系建设,在广西率先配备服务五保村的民政专干116名。三是在问题比较突出的“保医”上下功夫,先后推出了“零起付线”制度和二次救助制度,给“保医”上双保险,尽量让五保老人看病治病不花钱。四是追求“人无我有”,在“五保”的基础上,提出在五保村里给五保老人“保乐”。

    如何“保乐”?该县177座五保村全部设立集体娱乐室,配备电视、棋牌、二胡、口琴、电子琴等娱乐设施,还抽派文艺骨干到五保村辅导老人吹拉弹唱。此外,不断送文娱活动进五保村。五保老人们发挥余热,帮周边村民看孩子,老有所乐、所为更受敬爱。

    12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清塘镇五保村,看到五六个老人,或吹口琴,或拉二胡,或唱桂剧,很惬意。周边村民送来七八个小孩请五保老人看管,孩子们快乐地在老人身边玩耍,好一幅“老幼嬉戏图”。

    五保老人潘宏财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五保’照常享受,‘新农保’算发‘外快’,月领55元,每人每月获补160元、15公斤米、半公斤油,再加衣被等救助财物,人均月补价值320多元。现在又‘保乐’,‘五保’变‘六保’喽!”

    短评:

    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与支持,离不开政府的优质服务。要像钟山县把“五保”变成“六保”一样,真正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群众的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服务群众上,也要与时俱进,想方设法创新服务的方式与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近年来,各地的“五保”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很多地方的五保老人在政府的帮助下,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老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地方对五保老人的关照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老人们缺少必要的文化生活。

    钟山县在扎实做好“五保”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添了“保乐”的新内容,在五保村设立娱乐室,配备娱乐设施,送文娱活动进五保村,让五保老人老有所乐。“五保”变“六保”,看似只是数字的小小变化,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当地政府心系群众,在服务群众上的不断创新。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