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区内平均每天发生井盖缺失、破损情况26次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新闻网2013-02-05 09:25:11|网络编辑:宋克飞

\

在青林隧道自东向西出口处,“数字城管”应急人员正在临时设置井盖。记者 赵超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 (记者赵超)南宁市市区内平均每天发生井盖缺失、破损情况26次,在道路上留下一个个“马路黑洞”。而相关责任单位的推诿、拖沓,导致“马路黑洞”的修补工作不能按时处置,随时可能给过往市民造成伤害。对此,南宁市“数字城管”采取新办法,对“黑洞”实行临时代为设置应急井盖,以优先保障市民安全,然后再追究责任单位的责任。2月4日,该办法启动试点工作。 

  试点启动

  缺失井盖迅速修补

  4日下午,天下着大雨,可在青林路翡翠园小学斜对面,几名身着反光服的“数字城管”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他们先用卷尺量了量路边人行道上一个圆洞的尺寸和厚度,然后从车上扛下一个井盖,盖在圆洞上。与往常我们看到的井盖上写着“绿城水务”、“电网”、“联通”、“电信”等字样不同,该井盖上写着“数字城管应急”的字样。

  “这个圆洞下是污水井,由于该路段还未移交市政部门,因此责任单位是南宁市纵横时代公司。”“数字城管”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数字城管”的工作流程,1月31日,他们接到市民反映该井盖缺失后,就由指挥中心两次派发处理意见给了纵横时代公司,几天过去了,可井盖未得到处理。

  于是,“数字城管”启动了应急机制,由“数字城管”南宁市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应急处置大队先行修复。“此举是为了第一时间保障交通畅通,确保市民生命安全。”该中心主任蔡祥说,此前,针对责任单位拖沓、推诿,以致一个井盖数天难以修复的情况,该中心专门成立了应急处置大队,抽调人手,对一时找不到责任单位的破损、缺失井盖进行围挡,防止市民跌落井中,但围挡无法对交通拥堵起到疏导作用。为此,“数字城管”便想出了临时代为设置应急井盖的办法,采取先修补再追究责任的方式。该办法得到南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财政上解决了部分经费,供“数字城管”采购井盖。

 

  责任单位

  去年按期处置率仅五成多

  4日,“数字城管”工作人员共代为设置了6处应急井盖,有的是污水井,有的是通讯井,都是近一个星期以来,多次接到市民投诉,多次派遣无效,接连几天得不到处置的“老大难”。

  这些井盖的缺失隐患极大。青林路上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说,翡翠园小学对面的井盖处于人行道上,井盖缺失后,他特意凑近去看了看,发现井深有两三米,“行人不小心掉下去可不得了”。后来,有人在周围设置了反光锥筒,可只是起到提醒作用。翡翠园小学放学后,总有小朋友在附近打打闹闹,让他看得很心惊,只好时不时地提醒过往学生。

  而在青林隧道口,一个破损井盖处在机动车道正中央,破损井盖无法承受车辆的重量,驾驶员一不小心,就会将车陷进去。接到市民反映后,“数字城管”也在周围设置了反光锥筒,可晚上光线不好,仍有车辆刮碰到锥筒。

  城管监督中心副主任韦志勇介绍说,据统计,2012年,南宁市市区范围内共发生井盖缺失、破损等现象9461件(次),平均每天有26件(次)。而责任单位按期处置率仅有55.78%,大量的缺失、破损井盖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不但导致交通不畅,更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埋下了安全隐患。

 

  产生担忧

  易造成责任单位更拖沓

  临时代为设置应急井盖对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却不容易。

  据介绍,南宁市共有井盖约16万个,约有8种材质、62种尺寸、3种形状,井盖规格和材质都不统一,这给“数字城管”的应急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目前,“数字城管”共采购了100块不同尺寸和形状的井盖,虽然无法覆盖所有井盖类型,但也多是能普遍使用的井盖。

  同时,“数字城管”的负责人还有担忧:临时代为设置应急井盖后,相关责任单位可能会更拖沓,更加推诿责任,从而导致更多的井盖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因此,在该项办法实施前,“数字城管”上级部门——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召集通讯、供电等井盖责任单位开了协商会,向他们宣告此项措施仅是临时应急措施,责任单位对“数字城管”临时设置的应急井盖,应在3个工作日内主动更换成本单位的井盖。否则,城管部门将依据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对该责任单位计扣年度绩效评分,并予以媒体曝光。

  “最根本的还应该是提高井盖质量,提高按期修复率。”该负责人说,井盖责任单位很多都是企业,而企业从追逐利润出发,对井盖的建设和后期维护并不那么重视,行业主管部门又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的强制措施,所以目前只能采用这些软性办法加以处置,他们希望关于井盖的管理办法能够尽快出台。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