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界代表关注运动员就业问题 不让运动员流汗又流泪

记者跑两会|来源:北部湾在线2013-03-13 09:40:10|网络编辑:夏汝

  BBRTV北京3月13日消息(中央台记者张垒 广西台记者彭龙) 退役即待业,是不少运动员面临的困境。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因各种原因退役的运动员已达30万人左右,每年至少大约有超过3000人退役,而基层体校小运动员人数已达数十万人。如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让运动员流汗又流泪,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举重运动发展中心教练员唐锦波关注的问题。

  敲开门时,唐锦波忙里偷闲地,正在房间里观看足球比赛。身为广西体育局男子举重队教练员的他,个头不高,一身运动服行头,精干显瘦。刚刚落座,未等记者多问,他便自己直入主题:“我比较关注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问题,为什么呢?退役后将面临再就业、专业等问题。因为他们从事体育训练以后,特别是在最佳年龄段,小的时候读书文化课这方面比较缺,所以说好多人因为文化水平低,从事其他工作的时候,遇到不少困难。

  之所以关注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和工作问题,和其本人的经历密不可分。13岁起,唐锦波练习举重,23岁便因伤病早早退役,那时他也曾陷入过迷茫:“退役后我也想这个问题,干什么去?读大学,感觉那个时候也考不上,从事举重这么多年了,自己最熟的东西就是举重了,我说还是听老人讲,抓自己熟的来做,自己拿不了冠军了,干脆我就培养冠军,同样也能达到自己的梦想。”

  到现在,唐锦波已经从事了28年的教练工作,其间,培养了1个奥运冠军,3个奥运会银牌和7个世界冠军。除了这些体坛名将外,其他更多的运动员则是默默无闻,随之退役。而由于在体育队期间,所学的知识不够实用,退役后就业存在困难。因此,唐锦波建议体育队伍,应该引入部队“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让运动员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更要掌握一技之长,不能令他们流汗又流泪:“常规的文化课,我们体工队里都有,但是我们讲采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比如说,烹饪的,修车的等等,专门请一拨师傅、老师过来,给有这种意愿、根据个人的爱好报名,提供给你这些课堂。”

  此外,唐锦波还鼓励运动员发扬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自主创业。他举例说,自己的徒弟莫君成和同是举重运动员的妻子,靠着一股子拼劲,在南宁开办了“举重夫妻的烧卤店”,如今已是小有成绩:“弄了三年,买了车,又开了三家分店。干什么的话呢,还是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积累经验,不轻易放弃。而且运动员就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特质,凡事都要勤快。创业这方面呢,它也可以在运动队里造成积极的影响。”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