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1读报
京华时报:救人第一,绝不轻言放弃。说是最近中国黄金集团西藏拉萨甲玛矿区因自然灾害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约83名工人被困。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使睡梦中的83名工人瞬间葬身于滚滚泥石流中,这是一场令人窒息的意外悲剧。在此刻,我们仍抱着朴素的愿望,祈求出现奇迹,期待生命幸存。
甲玛矿区,这个陌生的名字,听起来那么遥远的一个地方,很快吸引了亿万人的关注。人们关注这个并不熟悉的地方,实际上是关心那83名同胞的命运,更是诚挚表达祝福之意、施救之心。悲剧已经发生,救人刻不容缓,从中央领导的快速指令到地方的自觉行动,再到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一切都在与死亡拼速度。此外,还有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83人被埋,2000多人救援。投入的人力如此之大,只是为了一个庄重的承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但现实无法回避,灾害现场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峡谷,自然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再加上塌方长度3公里,塌方量约200余万方,导致救援作业的难度极大,很多时候只能靠机械。与此同时,还要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尽管如此,救援队伍表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一定不惜一切代价,搜救失踪人员。
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这场在灾害发生24小时后,救援人员“在现场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因此,有网友问还有必要冒着次生灾害的危险继续搜救吗?其实,搜救还是放弃搜救?根本就不该成为问题。哪怕这些工人全部遇难,找到了他们的遗体,同样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为了被困工人作为人的那份尊严。
沈阳日报:辽宁实行人口管理新规,不办居住证被记入不良信用。说是从今天起,辽宁省实施新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法”。无论是流动人口还是寄住人员,只要拿《居住证》就可享受申领驾证、子女就学、参加社会保险、公共卫生服务等“市民待遇”。同时还规定不申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将作为不良信用行为,记入企业或者个人信用档案。
按理说,在很多地方流动人口还在为“市民待遇”呼吁的时候,辽宁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政府责任。值得称赞,但是把不办居住证跟信用记录挂钩让这个好消息走向了反面。
如果说用人单位或企业等提供虚假信息,算是“不良信用行为”还多少能理解,个人不办这个居住证,都算是“不良信用”,这是哪门子道理呢?设想一下,谁要是跑去辽宁找份工作,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办这个证,什么违法违规的事都没干,凭空就在档案里多了个“不良信用”记录,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这种“强买强卖”的思维,其实就是把好经念歪了。前些年很多城市的暂住证之所以饱受诟病,就是因其重管制而轻服务,为了管住流动人口,强迫所有人办证,不办证就通过各种手段刁难苛责。现在升级换代的居住证,更侧重于公共服务,但是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却还是停留在管制的阶段。让人感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性。
其实,只要真能在子女入学、社保等诸多方面,让流动人口享受更多便利和服务,不用强迫,人们都会抢着去办。如果这个居住证真能承载着更多权利,办起来又不麻烦,不去办这个证,受损失的就是流动人口自己,相信没谁会那么傻。
但退一步说,即便是有人不愿意办这个居住证,和诚信也没什么关系。这种不办居住证就算不诚信的做法,本质上仍是一种歧视。事实上,流动人口享受这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应有的权利。
2015年开始,全国将建立以身份证为基础的信用代码制,在这之前必须警惕类似这种政府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动辄把一些不相干的问题和公民信用挂钩的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信用就是一个公民和企业的无形资产,任意侵害个人信用的做法,事实就是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犯。
北京晚报:孩子们爆笑日记的背后。说是最近网上流传几个小学生的神一样的作文和老师神一样的回复,让人爆笑不已,比如有位小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老师回复,4张500块那么多,什么时候拿给老师开开眼!还有小学生写:“我捡到一亿元,足足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老师批复,你的语文课本有多厚?不过人们在爆笑之后似乎忘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孩子新八股文一样的作文呢?
其实严格来说,这些作文孩子们立意正确,文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应该称得上基本及格的作文,问题出在他们对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没有完全掌握,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没有很明确的金钱概念。可这是孩子们的错吗?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圈子狭小,家长忙碌,失去了在外撒欢的环境和冲动,你让他们写《人生中的挫折》《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之类刻板的命题作文,他们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无法言由心生,自然写不出让人感动的作文。而且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六加一重点保护对象,生活顺达平淡,缺乏情感交流,你硬要他憋出一件“挫折”或印象深刻的事来,他们没办法只能无病呻吟或者胡编乱造。最后才写出了这一篇篇“逼疯老师”的“神一样的”小学生作文。
如果说,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过程阻碍了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那么,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的一系列标准更把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装入一个个模子里,每一道题都有标准答案,中考、高考作文一直是“按要点酌情给分”。于是在分数筑起的人生大考面前,谁敢轻易“离经叛道,以身相搏”?于是在家长的谆谆教导和殷切盼望中,在老师一次次的格式化的训练中,孩子们的作文自然失却灵气,逐渐散发出老朽的气息,“逼疯老师”“看得想吐”也就不足为奇了。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英国兴起“哭丧”租赁服务,一小时45英镑。说是最近,英国兴起一种叫哭丧的租赁服务,逝者家属们雇用“专业哭丧员”泪洒葬礼,以此制造出逝者很受欢迎的假象。据说这类服务收费不低,每小时45英镑,雇来的专业人员会在葬礼仪式中全程哭泣,以扩充葬礼人数。
据创办者说,他们其实是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启发的。虽然这一现象在亚洲等许多地方都已流行,但是英国人对此还是比较陌生的。
当然,人家专业哭丧员可不是到场只会哭,还要对逝者的生平要有大致的了解,以便在应对亲朋好友时也能做到应答如流,要不然就露馅了。据说哭丧租赁公司有20名正式员工。去年开业以来已接到了52笔订单,英国市场前景看好。
因为越来越多的东亚人和中东人来到英国,也把丧葬风俗带到哪里。哭丧租赁服务的流行表明,英国正在发生文化转型。难道这就是亚洲输出的文化吗?
美国纽约时报:纽约赤脚“犀利哥”原是有钱人,乞讨日赚1000美元!说是以前我们读报说过有一接受纽约警察送鞋给时代广场上的赤脚“犀利哥”希尔曼。最近有美国媒体报道披露,原来这个“犀利哥”并不穷,他在当地还有套公寓,自己也有30双鞋子,光是每天乞讨就可以赚到1000美元。比有正式工作的人都富有。那好心的纽约警察是不是被骗了呢?对此纽约警局局长说:“这就是纽约。警察送鞋是慷慨行为,呼吁大家关注人性善的一面,不要老是盯着黑暗面。
重庆青年报:俄罗斯总理为缓解交通压力改乘直升机上班。说是最近,俄罗斯总理发言人表示,为缓解莫斯科交通压力总理,梅德韦杰夫已经改乘直升机从莫斯科西郊的家里前往市中心的政府总部办公。据了解,每当梅德韦杰夫长长的车队经过市内交通要道时,都会导致交通堵塞的发生。
台长,我也想为缓解交通压力做贡献。台里有飞机不?
广州日报:小偷为方便偷盗,练“缩骨功”多年不敢吃饱饭。说是最近一天中午,在广东广州,无所事事的梁某路过一个乡镇的居民住宅楼时,看到人家大门紧锁,认为家里没人,就爬上二楼阳台想进去偷东西。窗户被铁丝网封住没关系,梁某找来砖头把铁网窗户砸开,钻进了屋里楼上楼下乱窜寻找财物,没想到只翻到两个红包一共6块钱。这时,外边传来脚步声,有人回来了。梁某赶紧冲上楼顶想逃跑,可楼顶的门被死死封住。只有一个排气窗。梁某很“淡定”得充分利用自己体形瘦削的优势,大展“缩骨功”,竟然通过小小的排气窗爬到了屋外。但是就在梁某落地一瞬间,两位民警站到他身边。
据梁某说,自己是个惯偷,为方便自己从各种缝隙、小洞中钻入,他多年都不敢吃饱,保持着瘦弱的身材,一旦作案时被发现便施展“缩骨功”逃之夭夭。
缩骨功缩得了身体,却躲不过法律的牢笼啊。
华西都市报:公家车上,有人掏枪装子弹。说是最近一天上午,一辆公交车正好好地开着,突然有两个女乘客悄悄靠近司机说:“师傅,有个男的手上有枪,还在装子弹呢。”司机不动声色通过后视镜一看,可不是嘛。一边赶紧悄悄报警,另一边慢慢放慢速度,还让一男乘客盯住持枪男看他是不是中途下车。当车子开到路口时,一交警上了车,走到最后一排,趁持枪男不注意,一把抢过手枪。随后又跟上一个交警把持枪男制服。随后警方在这男的身上搜出了一枚子弹。不过枪应该是仿真枪,子弹好像是步枪子弹。最后这男的因为非法持有弹药,被警方行政拘留,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后来持枪男说自己是出来找工作的,枪是100块买的。子弹是朋友送的。那你在车上想拿枪去干嘛?拿着玩吧……兄弟,不管你是真枪假枪,公众场合,你掏枪装子弹,把大伙吓得心惊肉跳可不是玩笑啊!生命安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广州日报:啥是中产?最少有63万可投资,中国已有千万人。说是最近,《福布斯》中文版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表示,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3万元人民币至6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中国中产群体超过千万人。什么叫个人可投资资产呢,就是指个人财产当中剔除自住性的房地产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剩下的那些钱就是个人可投资资产。通俗点说就是个人闲钱。
你看,这条新闻又让你我默默地走过木有......闲钱啊……那么多闲钱啊……
南方日报:银行的钱,一毛都不能欠啊!说是现如今要是问你一块三毛五分钱能干什么?一趟地铁都坐不了,但是却能让人摊上一起官司。
最近,刘先生就是因为使用了信用卡,欠了交通银行1.35元的利息没还,结果被告上了法庭。原来,刘先生所持有的信用卡额度是3000元,到去年4月底,他累计欠款利息、复息合计人民币是1.35元。而为了这1.35元的欠款,银行方面多次以电话、发函和上门的形式向刘先生催收,但他都没有还款。最后银行将刘先生告上了法庭,估计刘先生觉得钱太少,根本没理这事。最后法院缺席判决刘先生被判决偿还1.35元及25元案件受理费。
因为1.35元打场官司,甚至不及立案费用的十分之一,这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啼笑皆非,同时也极大地浪费了司法资源。对此,主审法官表示,造成用户欠款欠息不还的这种情况,不仅仅是用户自身的原因,也与银行一味追求发卡量,对个人资料审核不严有一定的关系,银行也要从自身开始加强。
跟银行较真,有理都是储户的责任,更何况没理银行更得以了。有道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这样的欠款虽然少,但是根据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的正式施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用户一旦出现了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即便还清了欠款,但是记录还要被保留5年的。
楚天都市报:武汉网友地铁上阻止进食,遭美女热干面盖脸。说是最近一天早上,在湖北武汉,有网友在坐地铁的时候,看到有一小美女在车厢内吃热干面,就是武汉的一种早产小吃,普及程度跟咱们桂林米粉一样。按规定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是不能吃东西的,于是就劝美女不要吃,到那时美女还是我行我素,结果网友就掏出手机拍照,美女发现后一碗热干面就砸到网友头上,还想动手强行抢手机删照片,被其他乘客制止,美女急忙下了车。一脑门子芝麻酱热干面的网友马上报了警!有人觉得美女的行为,太恶劣了!地铁吃面不文明本来就是错的,泼人一脑袋的热干面那就更不对了,但也有人认为网友拍照侵犯别人隐私。你怎么看?
拍还是不拍?对于违法公德违背法律法规的事普通人该怎么施加道德的压力?也许这个难题正是眼下大家觉得道德越来越没有约束力的根源。道德的压力和规范起效来自于集体围观的价值取舍谴责,问题是一两个人说人家不理,周围的人一起上人家还是无所谓。甚至有些人你发到网上批评还是无动于衷。大家只能感叹道德还有用吗?可是上网之后大家又怎么保证道德的压力恰到好处不至于让当事人付出太过惨重的代价呢?
辽沈晚报:男生雪地跪两小时求原谅。说是最近北方还是天寒地冻,瑟瑟发抖。在辽宁铁岭,冰天雪地里,一个小伙为了挽回女友芳心,在女友学校门口一跪就是两个小时。瑟瑟发抖的身躯、地上冰冷的雪水,众人苦口婆心的相劝,都没有能够让他站起来。据周围的居民说,当时这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跪在人行道的雪地里,流拨打手中的两部手机,不时和对方通话。这个姿势保持了一个多小时,男孩始终没有站起来的意思。大家都问到底出了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帮你一起想办法,可男孩还是不愿说出理由。一直央求电话那头的人说“我想让她接电话,我想和她说话”等等,大家估计,这孩子十有八九是失恋了……直到女孩接电话以后,周围人说了情况,女孩不知道说了什么,男孩立马站起来了,大声说:“我已经站起来了。”“求求你,原谅我,我知道我错了,我以前任性,原谅我吧。”最后才离开。
其实爱情不是乞求得来的,男孩伤害自己来求得恋人的原谅,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这种做法只考虑到自己,没考虑别人的感受。虽然十八九岁有权利犯错误不成熟,但不等就可以随意挥霍自尊啊!
钱江晚报:殡葬人婚姻艰难,结婚3年不敢告诉丈母娘其职业。说是2008年,一部讲述遗体化妆师的日本电影《入殓师》曾触动无数人的泪点。而在浙江杭州,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殡葬一线,见证着一场又一场人生的告别。
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生与死的对立,谈论葬礼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还是一种禁忌,而这些帮助死者家属操持葬礼的殡葬业从业人员的爱情,也因为他们的职业而被打上了一个特殊的印记。
徐翔在杭州市殡仪馆工作已经是第10个年头。妻子是自己的大学同班同学,也在这工作。刚开始两人都没相对眼,徐翔前后相亲了20几个姑娘,会计、中介、护士、银行职员……90%的姑娘和自己都只有一面之缘。一开始聊得都挺好,但每当他介绍自己具体职业后,姑娘们当面说不错。可回去后就会找理由回绝。虽然时间长了自己也习惯了。但07年一次恋爱失败让他深受打击。对方是同事介绍的仓库管理员。为了避免见一次就被甩,徐翔耍了点小聪明,“说自己是民政局下属单位的。后来彼此的印象都不错。还挺有希望的,徐翔也想等到感情稳定了再跟对方细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两人在一次葬礼上偶遇。双方很是尴尬。后来介绍人同事传回来的消息说,对方的家人朋友在数落女孩,又不是找不到男朋友,怎么能找这种工作的。”徐翔一听就知道自己没戏了。果不其然,隔天,女孩就以父母觉得两人来自南北两地,婚后难以磨合的理由提出了分手。
相比徐翔,入殓师赵海似乎要幸运一些。他跟妻子是一见钟情。但是直到交往一两个月后,才敢支支吾吾说出自己的具体工作。好在女孩很包容。两人总算修成正果。现如今,他们的孩子已2岁多了。然而,直到现在,赵海丈母娘一家都不知道女婿在殡仪馆里具体做什么工作。因为妻子一再嘱咐,我能理解你,但是岳父岳母思想相对传统,最好还是保密吧。
据殡仪馆负责人说,他们这里的员工找对象,一半内部消化一半靠人介绍。数据上虽然是90%已婚。但其中就有15对在岗的夫妻档,比例比一般单位高出不少。按理说同行都不想找同行过一辈子的,殡葬人一开始也不想找同事解决人生大事。而这样的矛盾表现折射出的也恰恰是这些殡葬人寻找姻缘道路上的曲折和无奈。虽然现在的社会相比以前要开放宽容不少,但不理解的声音仍然存在。还好,采访的记者调查了20几个“80后年青人,有一半人表示能接受另一半是殡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