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隆林60周年 > 民族风情 > 内容

观杭州《宋城千古情》文艺演出 思隆林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2013-04-16 16:11:44浏览次数:0来源:北部湾在线

  “十一”前夕,笔者有幸参加隆林各族自治县领导干部高级研修2班,赴杭州浙江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活动。期间再次观看了被誉为“中国第一秀”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演出。(2008年5月曾经随自治县人大考察团进行过考察)无论是感观上还是思想上再一次受到了强烈冲击,现将此行个人肤浅思考整理如下,旨在为推动隆林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出谋献计。

  宋城文艺演出的基本情况。

  《宋城千古情》(即所说的杭州宋城大型文艺表演)是宋城集团推出的一个大型歌舞剧,该剧以“你给我一天,我还你千年”为主旨,以杭州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为基点,融合世界歌舞、杂技艺术于一体,应用了旋转幕布、魔幻灯阵、烟雾制造及多媒体投影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如梦似幻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宋朝时代里。《宋城千古情》整台表演共分为《良渚之光》、《宋宫宴舞》、《金戈铁马》、《美丽的西子湖传说》、《世界在这里相聚》五场,叙述时空追溯到文明曙光初现的新石器时代,同时又展望了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以后的美好图景。《宋城千古情》采用一张一弛的演艺方式,整场演出跌宕起伏,使观众常常在各种不同的感情旋涡里回味不已。该剧自1998年9月28日上演第一场至2010年9月25日晚我们看的那场为止的12年间,累计已经上演16486场次,观众达2800万人次,《宋城千古情》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以杭州的历史文化作为核心,融合了现代高科技和一些艺术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呼应了游客们观光游览中所见的杭州美景,成为唯一荣获杭州市政府颁发的文艺突出贡献奖的旅游经典剧目,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个一”工程奖。被欧美媒体誉其为与法国“红磨坊”、美国拉斯维加斯“O秀”齐名的世界三大名秀之一。已成为众多杭州游客必选的夜游项目,堪称一朵中国旅游演艺市场的奇葩。

  宋城文艺演出的基本经验。

  一是地方特色显著。在《宋城千古情》这场文化视觉盛宴中,编导紧紧抓住杭州作为南宋都城的历史和西子湖畔众多的人文故事、神话传说,以多种表演艺术元素诠释了杭州的人文历史,创造出华丽而高雅的节目,彰显了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

  二是市场运作成功。《宋城千古情》完全由民营文化企业—杭州宋城集团投6000万巨资倾心打造、,不花政府一分钱,然而却创造了年均演出1000余场、观看人数280万,门票收入2亿多元的现代财富传奇。这完全取决于宋城集团前瞻市场空间,找准市场定位,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结果。此外,尽管杭州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夜间旅游消费内容却非常贫乏。“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曾经是杭州夜间旅游的写照。夜间旅游消费贫乏,让宋城集团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他们在白天演出的基础上,增加夜间演出,使表演增加到了每天5场左右,彻底改变了杭州原来的观光旅游格局,并带动了50万游客量的杭州夜游市场消费,大大促进了相关服务行业的产生。

  三是政府坚定扶持。宋城主题公园的成功营运离不开杭州市政府的强大支持。一方面是在思想层面上支持。置身《宋城千古情》第一场《宋宫宴舞》,容易令人想起“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名诗,再听听著名的古筝曲《临安遗恨》,会让人感到如果或者换个地方,《宋城千古情》很可能会被视为靡靡之乐而胎死腹中或夭折于口舌之下,从这个角度上说,是浙江人的思想解放催生了《宋城千古情》这朵文化奇葩。杭州市推出了“三大原则”推进民营文化产业,其中第一条原则是“非禁即入”。也就是说,只要国家不禁止的领域,都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改革和发展。制定了《杭州市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在项目立项申报、土地使用、征地拆迁、税收上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宋城千古情》久演不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宋城集团每年只需投入1000万元的演出成本,就能创造2亿元的收入。目前宋城集团正筹划以“宋城演艺”为班底,谋求在国内A股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以演艺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上市公司。

  宋城文艺演出的几点启示。

  一是要坚定走文化旅产业发展之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正在由“观光时代”、“休假时代”转向“文化游乐时代”、“旅游文化时代”。无论是旅游消费还是旅游经营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这是当今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要使今天的旅游得到效益并为后人留下遗产,不仅要加强旅游线路和精品景区景点建设,更应该下大力气加强对老祖宗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给景区和产品注入更多文化内涵,让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实现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

  二是要下大力气挖掘整合隆林文化资源。近年来,全国一些知名旅游城市或景区推出了各自富有地方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文艺演出,普遍赢得了游客们的青睐。全国除杭州外,还有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昆明的《云南映象》、嵩山的《禅宗•少林》、西安的《盟誓•华清宫》等等,普遍赢得了游客们的青睐。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一个享有“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美誉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我们虽然没有杭州帝王皇都那样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但我们这里的民族风情浓郁,拥有众多不可再生的原生态民俗文化资源,各民族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风情文化又因各民族长期聚居而在这片沃土上发芽生根、碰撞融合、渗透统一,形成了既具众家之长,又各自独具特色。近年来,“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成功举办,已经逐步打造出隆林自己亮丽的文化名片。如何将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深入挖掘并完美整合到一台大型文艺演出上来,是隆林成功发展旅游演艺产业的先决条件。在此方面我们不妨借鉴杭州《宋城千古情》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借助隆百高速即将通车和隆林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特殊地理环境优势,与滇、黔两省旅游项目进行对接,打造滇黔桂三省一日游民俗旅游项目等,再借助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等外力,依托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在隆林打造一台或者几台比如《五彩隆林之路》、《六彩苗族之夜》、《彝山篝火》、《仡佬情缘》等等叫响全市、全区乃至全国的大型演出。把我们的传统节庆文化升级浓缩打造成舞台文化精品,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夜都是欢乐的民族节。只要舍得投入,思路得当,定位准确,完全势必可行。

  三是要有选择性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全国各地的成功经验看,政府都没有对景区和文化项目开发大包大揽。目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两大重要趋势:一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势不可挡,其规模与影响日渐扩大;二是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成为新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势如破竹,其规模与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并不断扩展,是大势所趋、理所当然。《宋城千古情》大型文艺演出项目运作,就是民营资本撬动旅游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同时,政府要深刻认识到,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具有名胜风景和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具有巨大的成长性和环境资源的唯一性,对提升地方文化品格、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为投资商提供强大的政府支持,做到“在观念上转变,行动上积极,措施上务实,保障上有力”,让他们“戴上保险带在钢丝上跳舞”。努力实现隆林文化旅游产业新跨越。

 

//点击排行///////////////////////////

//民生图片///////////////////////////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