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睿鹏:芦山144个小时
24号下午4点,宝兴县城:五进宝兴,终于成功
宝兴县灵官镇中灵村八组的一个约400人的居民安置点里,负责人给930记者石睿鹏介绍居民安置情况。
来震区前一直在琢磨,要怎么样体现广西媒体的存在感?能体现广西元素和与广西有关的人和事是一个办法,所以在刚来的时候一路在寻找:广西武警水电部队在芦山县通往宝兴县的S210省道抢通道路;帮一位在汶川地震时捐助当时芦阳小学一名小学生的南宁市民打听这名孩子现在的情况;关注广西来的志愿者和游客情况。这些事情在芦山都可以完成,不过,内心一直想走遍震区:芦山县、宝兴县和天全县。因为在这个时候,我就是前方的一双眼睛,帮助关注震区情况的广西人看一看真实的震区,了解震区的真实情况。所以从21号进入芦山的第一天,我想尽各种办法进入更多的地区。因为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所以尝试各种能尝试的办法:跟随广西武警水电救援车辆进入宝兴;通过救援大本营希望能乘坐空投食物的直升机进入宝兴;乘坐外地运送物资车辆进入宝兴……这里的道路都是盘山路,随时出现的余震都会造成道路的中断,甚至连人走都困难。所以山体一旦出现塌方,负责道路保障的部队会命令车辆原路返回,因为在山脚下的停留随时会有被山体滑坡掩埋的危险,所以前面四次进入宝兴的尝试都失败了。直到24号下午跟随志愿者的车辆终于进入宝兴县和天全县。
25号下午,芦山县城:30人的晚餐以及乐观的人们
重灾区宝兴县灵官镇一户人家,奶奶和孙女相依为命。房子已经在地震中变成废墟,她们住在路边的临时“帐篷”,孙女正在做着地震前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待着学校复课。
在震区几天,我抱着不消耗震区群众来之不易口粮的心态,吃掉了来之前准备好的10份压缩干粮中的8块。到了24、25号芦山的粮食配给已经比较充裕,但是震区群众在安置点还是几十个人一起搭伙做饭。25号下午在采访时我跟着芦山县城一处安置点的群众一起吃饭,三个菜:煮蚕豆、笋干炒腊肉、笋干炒肉片,在路边的三轮车上铺了一块木板当是饭桌,30多人分食。原本还在推辞,一位老大爷说:我们受灾了,也连累你跟我们一起吃苦。听着,我眼泪哗哗的就下来了。这一刻,我们跟他们一样,都是芦山人。
最后在芦山的日子主要以采访当地群众积极自救为主:沿街背着背篓卖樱桃的小贩说,自己有手有脚不能总依靠国家,现在出来赶紧给孩子攒点学校生活费;在成都工作的姑娘地震后回到芦山老家,帮母亲打理菜摊的生意,懂事的她说家里受灾了,未来要多花时间陪着母亲;在芦山老县城,一家本来卖烧烤的店主自己花钱从雅安托人送来牛肉,还在老地方做好后免费给街坊、路人、志愿者食用。这些自强不息的人们一点一点的让我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结语:作为一名记者,芦山震区一线采访这样的经历,也许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广西电台新闻910一名记者这样说,灾难报道过程中对于生命的重新感受与体悟,对于记者而言,是其职业生涯触及灵魂的一次洗礼。这,也许就是此次芦山震区采访给予甘智锐、石睿鹏两位记者的最大收获。收获着。成长着。一直奔跑在新闻的路上。
(甘智锐 石睿鹏/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