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5读报
人民日报:“西瓜地图”启示:城市,应容得下一个瓜摊。说是就在湖南瓜农之死引发轩然大波的时候,山东济南的城管已经连续4年推出济南市的“西瓜地图”,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这一实践证明,城市管理与瓜农进城,两者并不矛盾,各方的利益是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近年来,各地在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少,演变成激烈冲突的案例也有。表面上看,执法者有苦衷,市民有怨言,瓜农有委屈。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背后,恐怕还是城市管理的理念出现了偏差。
这些年来,中央一直在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将管理寓于服务中。但一些地方对进城瓜农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方法,恰恰说明了执法者的定位还是侧重于管理,而没有将服务落到实处。
由于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城市管理面临很多的困难。比如市场建设与居民生活需求不配套,人们的生活还离不开小摊小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暴力执法”,不仅小摊小贩不会配合,还会引起周边居民的反感。更为可行的办法,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多督促多规范,而不是简单地取缔。
需要探讨的是,城市管理是为城市管理人民,还是为人民管理城市?管理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方便,还是为了城市的形象、官员的政绩?这些问题显然并不难回答。这两种根本对立的理念,最根本的标尺就是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主”。
所以,执法者应该树立一种观念,那就是无论是有生活需求的市民,还是进城摆摊的瓜农,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如果一个城市连一个小小的瓜摊都容不下,执法者就应该好好反思。
东方早报:“不实信息”成事实,谁为官方谣言担责?说是早早今年6月底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说,山东青岛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卢新民被指以女儿的名义花2000万买了沿海别墅,并拆除重建,面积扩大到3200平方米,不仅破坏海岸礁石,侵犯公共海岸线。事后有各地媒体实地采访,青岛市委宣传部网络办负责人信誓旦旦表示,官方经调查核实,网帖内容虚假,为不实信息;青岛的纪检监察部门更是矢口否认“不认识卢新民”。是谣言还是事实呢?最近,青岛市城管局正式回应:当事人正在自行拆除违建部分。
让人欣慰的是长期叫不停的“副秘书长违建别墅”终于开始拆除,可这是舆论的胜利吗?回顾整个事件的经过和反思,不是简单的拆除违建就能画上句号的。比如,当初执法部门下达限期拆除决定,为什么对前副秘书长没有效果?一些部门甚至还举着谣言的大棒“睁着眼睛说瞎话”,宣传部竟为官员个人违法行为背书,这是不是另一种“谣言”?谁又该为“官方谣言”承担责任?
“不实信息”最终被证实为真实信息,官方谎言或“谣言”又一次重创政府公信力———越来越陷入“狼来了”的境地,假话说得多了,不负责任的否认与辟谣多了.一旦说真话,真的辟谣的时候,老百姓仍会认为是假话,“老不信”就是这么炼成的。
而比谎言更恶劣的是,每一次谎言被戳穿或不攻自破之后,一些地方居然能装着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从来就没有“责任”之说,这是不是谣言难以禁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大河报:河南执法车裸奔上路执法。说是最近,在河南多地,接连出现“裸奔”的执法车辆上路执法。怎么个“裸奔”呢,就是这些执法车辆虽然贴有明显的执法标识,却没有悬挂车牌就上路执法了。
经过各地声势浩大的交通乱象治理行动的普及,我们都知道没有牌照的车辆是不能上路行驶的。更何况执法了。可是恰恰就是执法的车没牌照,虽然贴满“依法护矿”、“环境治理”、“城管”、“警务巡逻”、“路政巡查”等显眼标识,但这并不能代替车辆号牌。不能改变执法违法的性质。这就让人不理解了,为什么一些部门对“裸奔”执法车网开一面呢?这样的执法车“裸奔”,暴露出权力的傲慢,如此执法违法,损害的的是政府的公信力,你还能指望赢得公众信任?得到公众配合吗?
新快报:“清洁工中暑女童撑伞”原是炒作,当事清洁工称被利用。说是最近,在广东,一个环卫工天热扫地的时候昏倒在地,路人观望不敢上前,只有一名小女孩蹲下为她撑伞,在孩子的感召下,两名路人终于出手相救。新闻一传开,瞬间搅动全城舆论,有关社会冷漠的反思再次重击世道人心。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的同行发现,事件另有猫腻,昏倒在地的环卫工和撑伞女童的相遇,并不是人间真情,而只是一场“有偿演出”。据涉事的清洁工说,起初是有人花150请她拍反应环卫工辛苦的公益广告的。要是知道用来骗人,她打死也不干。而且小女孩也是对方花150元请来的,女孩的妈妈就是策划者之一。知道记者进一步调查真相后,策划人还硬塞个清洁工1千块试图封口。
本来一张张充满爱心的照片,到头来确实别人精心策划。真相大白让人五味杂陈。是谁策划了这场闹剧,是谁玩弄了公众的情感与道义,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消费着这个社会的基本信任? “路人扶助”的敏感之心再次受到重挫。不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陌生人时代,信任匮乏,怎么跟陌生人相处,成了一道社会难题,人情冷漠,确实需要温情和爱心。但是人们的温情和爱心不是靠欺骗而得到的,这样的欺骗哪怕一时获得回报,但最损害的是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很微弱的信任。
事后,精心策划并恶意欺骗的摆拍的策划者霍先生承认整个事件是自己自编自导,却不悔改,指责“踢爆的人有何居心!他不踢爆的话,大家都相信这是真的,大家都很感动,这是很好的正能量”。
这不是弘扬正能量,而是对正能量的侮辱!如果正能量需要通过欺骗消费人们的善良和信任才能得到弘扬和传播,还算是正能量吗?有道是纸里包不住火,真相不可能永远被埋葬,退一万步来讲,即便真相沉入水底,但是出发点良善就可以不择手段吗?今天,为了所谓的公益扯下一个小谎,明天就有可能以善的名义,撒下弥天大谎。小谎到大谎,所带来的恶果无疑将加倍恐怖。 “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都是用善意铺设的。如果出发点好就可以任意妄为,世界岂不乱了套?以后公众再碰到类似事情不得不半信半疑,不敢发善心,甚至条件反射地认为是炒作,是策划,从而变得冷漠麻木,让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这样的后果始作俑者霍先生就没有责任吗?
因此,看似理直气壮的欺骗,其实伤害的是社会的善良,这才是我们不能容忍的大恶!
新安晚报:一句玩笑话两同事互殴。说是最近,在安徽阜阳,在一个工地打工的施某穿着一件蓝色大褂,结果被同事孙某看到就笑话他着说:“你怎么穿了件囚服?”没想到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引起施某的不满,两人互殴厮打,起来,施某头顶被打一个包,胳膊磕出了血。最后经过警方调解,孙某同意赔礼道歉并支付了医疗费。
据了解,这个孙某平时喜欢开玩笑,施某却是个内向、不苟言笑的人。所以职场玩笑一定要有度~而且要因人而异。毕竟谁都不愿意被别人笑话嘛。
楚天时报:女子网购美国跑步机出故障,售后人员称其不爱国。说是在湖北武汉,前段时间市民王小姐从网上购买了一台美国品牌的跑步机,没想到才用了3天电源就烧了,好不容易申请到对方说可以换货,却碰上了一个特别“爱国”的售后人员,对方上门一看跑步机,是美国货,很不满意,对她说:“你是中国人,为什么不买中国货,要买美国货?不买中国的东西,怪不得要坏!”然后以王小姐“不买国产品牌”为由拒绝给她换货,拖了8天都没有动静。直到有记者介入调查,对方才改口说不是不给换,是跑步机太重,改天就去换。
兄弟,你这爱国怎么跟见风使舵一样的。是不是嘴上爱国,其实是不想承担售后责任啊?
北京晚报:为抢放生鱼,闹成一锅粥:放生法事还没做完,野钓者已下好鱼网。说是最近在北京,这天下午,一群善男信女在什刹海火神庙的金锭桥附近放生。早早一看,桥两边满是人。一边是放生的善男信女,另一边却是早早等候在岸边的野钓者。这不还没等法事还,刚放生就有人急不可待地动手开始捞鱼,甚至有两男的还因为争抢而落水。一转眼的功夫,刚被放生的几大盆鱼就所剩无几了。
这是放生还是杀生呢?看来,对业报的认知和判断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