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快递成泄露私人信息重灾区

2013-08-26 11:46:44来源:韦波网络编辑:王琳

  20130824韦波读报

  中国经济周刊:快递服务的背后——揭秘私人信息又一“泄密通道”。说是随着快递业务的迅速发展,人们接受快递服务的越来越多。然而,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快递公司人员在提供快递服务的同时,还将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公开出售,并且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输入“售快递单”,就会显示大量专门销售快递单信息的网站。“售快递单,绝对真实!”一家卖单的客服就说:“我们做这行很多年,信誉上有保证,老客户一买就是上万条。”还说,网站销售的私人信息,包含收发货人的联系方式、收发货地址、是否已扫描等内容,都是从自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知名快递公司弄来的,你可以随便选。

  记者调查发现,买卖快递单已形成一个灰色产业,一笔交易量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有的网站还可满足指定收、发货地点等特殊需求,他们正在全国各地招募销售私人信息的代理商、加盟商。关键是,这些信息都是真实准确的!

  据快递员说,每条信息卖2毛到5毛不等,但是因为公司管得严,只能给电子版。有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各家快递公司都明令禁止工作人员泄露客户信息,但是一条“快递单”的流转要经过许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而且一旦泄露,也无从查证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

  那么,这样的快递单买卖市场到底怎么形成的呢?记者调查发现,网店店主是购买快递单信息的主力军,快递单交易源于网店的“刷钻”需求,也就是网店要通过制造虚假交易量来提高网店信誉。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跟房地产、银行等传统行业泄露个人信息相比,快递单信息更完整,背后隐藏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容易滋生冒领快件、入室抢劫杀人、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

  今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冒领快件的诈骗案件。嫌疑人范某在网上购买收件人的快递信息,再伪造收件人身份证件,在快件到达但尚未进入派送环节时,直接将快件领走,非法牟利数万元。

  近年来,继电信、房地产、银行等传统行业之后,快递行业成为新的公民信息泄露“重灾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虽然执法机关组织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效果,但“风头”一过,不法分子又卷土重来,而且愈演愈烈。

  西安晚报: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惊人,地市级副职年消费超40万。说是新华社记者最近在北京、河北、山西、江苏等地调研发现,部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呈现出铺张浪费、挥金如土的恶性态势,出门坐车要“四环”(奥迪)、酒店住宿要五星…一个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以上、经济好的要100万以上,尤其是个别单位领导干部公私不分、集体性职务消费等腐败行为,造成公共财政奢侈浪费惊人,亟待重拳遏制。

  现如今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名目繁多,数额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什么手机及话费、差旅费、公车及车修车燃费、招待费、参观考察费……超标换车,违规买房,一餐吃个几万元都不在话下。更有甚者,一人当官,全家享受,全族沾光,搭车消费、集体消费等现象屡见不鲜。俨然成为一些领导特权的公款消费,缺乏监督之下,浪费腐败严重。

  山西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更是透露:“公费医疗造成的浪费不亚于餐桌上的浪费。”他说,享受公费医疗的一些领导干部往往要求用最好的药,而医院从讨好、巴结或者关心领导的角度出发,也会给其推荐最好的药、最好的检查、最好的服务等。比如,有的领导仅得了一个普通感冒,就要求吃好几种药,并且要求住院输液,无形中浪费了医疗资源和财政资金。甚至前几年,有一位退休省级干部住一次院花费高达300万元。

  那么,这些领导干部职务消费每年到底都花了多少钱呢?各地方分管财政的干部更多是讳莫如深,避口不谈。据财政部财科所的所长推测,一个地市级副职每年职务消费40万以上,经济好的要100万以上。不过基层干部却认为,这只是基本数,地厅级副职一般至少三辆车,一辆轿车,一辆越野,一辆商务车,加上秘书司机、公车私用等等,跑车烧油维修人工开支等浪费惊人。

  职务消费是干部因所任职位和履行职务而引起的开支总称,主要包括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出差、会务、办公等费用支出,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长官意志随意性巨大。个别干部出于腐败需要,盲目攀比。而且这种没把公家的钱装进个人腰包的做法也导致相关处罚“法不责众”,再加上屡禁不止的小金库,职务消费俨然发展成为腐败的温床。

  过度的职务消费,在单位,挤占的是其它干部职工的钱;在全社会,挤占的是人民的财政资源,意味着改善民生财政的弱化。极大地消耗了巨大的国家财富,助长了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必将惹得民怨沸腾,最后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危害很大。

  南方都市报:不满常被警方查证,刑满释放人员电话恐吓五航班。说是最近,深圳宝安区法院开庭审理了全过关注的五航班炸弹案。27岁的刑满释放人员王某被指控在今年5月15号,拨打全国六个地方的机场电话,谎称五个飞往深圳的航班上有“人肉炸弹”存在,接到电话之后,五个航班因此或备降或返航或延误起飞。一天之后,深圳警方在东莞将王某抓获。曾经因为抢劫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入狱的王某表示认罪,并对受影响者表示道歉。他说,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是为报复警方,因为刑满释放人员的身份他经常被警察检查身份证,不管是在和女朋友开房,还是在网吧上网的时候都躲不过。是不是还要被带会派出所,做笔录、拍照,让王某感觉很憋屈。

  检察机关指控,王某的行为在全国产生严重后果,包括我们的桂林机场都如临大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爆排查,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直接损失近百万元,必须要严惩。

  王某是行为无疑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即便是报复警方的检查也不能成为自己犯罪的理由。但是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社会和个人应该如何真正接纳这些曾经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代价的刑满释放人员。王某说,他被释放后,很积极地融入社会。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还交上了女朋友。但是警察还是经常把他当作嫌疑犯,动不动就要检查他的身份证。还经常被带回派出所,关两个小时,后来放了。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三番五次”,每查一次,就跟女朋友就分手一次,两年多来都是这样。前科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造成了心理阴影。因此他才坚持说自己不是报复社会,而是报复警察!

  法律界人士认为,派出所这类做法虽然看上去发防患于未然,但是没有正当理由和法定程序,查证带人,涉嫌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尤其对敏感的刑满释放人员来说,不仅生活上造成不便,人格上个会带来耻辱感,滥用警力不但不能带来稳定,反而还有可能激化情绪,造成不稳定因素。社会矫正专家也建议,警方调查更人性化,否则会让刑满释放人员永远无法过上正常生活,甚至不断被强化自己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阻止其融入社会的努力也,导致警方稳控的努力反而产生负面的效果,当事人如果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重蹈犯罪道路,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还有整个社会!

  钱江晚报:浙江大学生溺水遇难,8千元捞尸费难倒贫苦之家。说是最近各地“挟尸要价”事件引起各方关注。不久前,浙江台州仙居一大学生不幸溺水遇难,但是随后的8千元捞尸费更让这个遭遇苦难的贫苦家庭雪上加霜。

  当地警方表示,当时群众报案说有2名男子在溪边失踪,后来村民打捞起其中一个死者,但是另一个死者张某却没找着。

  死者张某今年23岁,是一名大三学生,跟朋友游玩过程中不幸发生意外。随后派出所一名警官提议由死者家属出1000元,派出所出500元并帮忙找人打捞尸体,但后死者位于深水区,打捞难度太大。第二天,张某的叔叔联系了台州临海的一个专业打捞队,对方开价下水就要4千,捞到尸体就要8千元。这可把张某的叔叔难住了,这个数字对张某一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张某家境贫困,爸爸是一名水泥工,妈妈已患精神病多年。”

  后来是在当地村主任的帮助下,请了当地水性较好的两名竹排工答应帮忙打捞,最后定下最低价4千元。张某的叔叔只好咬牙同意,这个价比打捞队低一些,但还是得全家亲戚帮忙凑钱才凑够。

  类似张某这样的遭遇其实并不罕见,据当地村民说,5月份的时候,温岭有一对情侣跳河。警方帮忙联系打捞队,可打捞队一直拖到第二天上午10点多才赶到。而且一到现场,其他不谈,先谈价格,开始要价一万二,最后在当地村民和民警的调解下,价格降到三千。

  面对挟尸漫天要价的批评,不少私人打捞队却认为,“先付钱、后打捞”是行规,收钱天经地义。

  不可否认,溺亡打捞是个辛苦的行当,打捞队不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私人打捞队没有免费打捞的义务,劳动换报酬,“有偿打捞”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有些打捞队打捞前先漫天开价,无疑是乘人之危、见利忘义;打捞之后再挟尸要价,更有违道德与良知;甚至高价索要不得之后,任由遗体继续浸泡,给家属造成更大的心灵伤害。

  漫天要价的背后,凸显溺亡打捞行业规范与监管的缺失。溺亡打捞并没有规范统一的应急制度,溺亡打捞也不在物价部门的定价范围之内,这使得打捞费越要越高,频现天价。

  溺亡打捞不仅关乎生者感情,更关乎死者尊严。规范溺亡打捞,不仅需要行业自律,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勇于担责,加强规范与监管,根绝高价捞尸、挟尸要价,让生者不再受到二次伤害。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