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收、乡运、县处理,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清洁乡村”工作的常规模式。而对于偏远乡村,运送垃圾成本很高,这种模式就不适用了。在该县观音乡,工作人员开动脑筋,用精细分类的办法,将垃圾就地解决,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新路子。9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观音乡一探究竟。
沿着观音河边的水泥小道向山林深处驱车数十公里后,记者到达了观音乡水滨村。只见村里村外干净整洁,观音河水清澈见底。而去年记者到该村采访时,河两岸还是垃圾遍地的场景。
“今年开展清洁活动以后,我们把保护水源放在重要位置。”观音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观音河是恭城茶江的源头。全乡专门组织人员,搞了三次大规模集中清洁行动。“现在村民已经养成习惯,不再往河里倾倒垃圾了。”
那么,村民的垃圾如何处理呢?该村位于深山之中,把垃圾运到县城成本太高。为此,该乡从垃圾分类下手,对全乡保洁员进行培训。在处理垃圾中,将酒瓶等拣出来变卖给小贩,剩余的在村外垃圾房内焚烧。灰烬做肥料,瓜皮、菜叶等不能烧掉的,在果园填埋。该乡政府人员介绍,全乡每天的垃圾总量约5吨,若不分类减量,至少需每两天运送一次到县城垃圾场,每次成本至少300元,月成本约4500元。
当天,记者在水滨村的垃圾房内看到,这里被保洁员赵启才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他老实能干,大家特地选他出来做保洁员。”村委主任杨才明笑着说。
“目前乡里各村都采取这种办法来处理垃圾,效果很好,全县正在推广我们的经验。”该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杨子健 通讯员/李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