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怎能不吃老友粉!?在南宁人眼中,老友粉绝对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在老友粉店里,食客们吃粉吃得大汗淋漓的场面比比皆是,这也成为南宁的一道风景。而更让南宁人振奋的是,日前,南宁“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在《英国侨报》亮相,吸引在英国的华人读者阅读。
事件 “第一大碗”老友粉出名了
10月3日,《英国侨报》362期刊登了一篇《南宁“天下第一大碗”米粉供千人食用》的报道,该报网页版(http://www.euchinese.co.uk/a/xinwen/20131003/6692.html)也以“南宁千人共食天下第一大碗米粉”为标题刊发了该内容。
这张图片新闻的内容为:“2013年10月1日,广西南宁李宁体育园举办品‘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活动,吸引来自广西各地1000多名老友粉‘粉丝’参与。 ”该图片新闻位置显眼,场面壮观,显得非常惹人注目。
这是10月1日下午,广西电视台《老友一家亲》剧组携手绿野音乐节共同打造的“万人品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活动。“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在李宁体育园内火热开锅,不少“老友”慕名而来品尝这碗老友粉,欢度国庆节。
背景 南宁人都有“老友”情结
每当外地人问起南宁有什么特色美食时,南宁人都会骄傲地说:老友粉!
今年年初,在龙胜街一家不起眼的老友粉店内,没有经过科班训练、没有在大饭店大酒楼掌过勺的彭永忠,凭着自己的一份“老友情结”过五关斩六将,先是坐上了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挑战冠军王》的“全民厨神”宝座,后来又在中央电视台《城市流行味》美食竞技节目中,以6元钱一碗的老友粉完胜888元的“李鸿章大杂烩”。可见老友粉的魅力所在。
老友粉、老友面是南宁的标志性小吃,不少南宁人都有“老友”情结。在南宁,不止本地人,不少外地人也对老友粉情有独钟。七星路的舒记米粉店,每天半夜0时,前来吃粉的市民仍络绎不绝。在网上,众网友也纷纷点评、推荐南宁大街小巷最好吃的老友粉摊点。
打开南宁的本土网站,都可以搜到南宁各种米粉的介绍。从各种米粉品种的简介,或是一碗米粉背后包含的历史故事,再到各种米粉之间的口感区分,乃至使用的佐料、制作方法等,热心的吧主都一一做了介绍,让网友详尽了解南宁人深厚的米粉文化。
有数据显示,目前南宁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25家米粉生产企业,南宁米粉日产量已达30万公斤,年产量超过1亿公斤。如果以每碗米粉3两、每个米粉碗直径20厘米计算,南宁市每年卖出的6亿多碗米粉排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多。
热议 老友粉为何走不出南宁
如今,“天下第一大碗”老友粉登上了《英国侨报》,这是否显示了老友粉的影响力?对此,南宁市社科院社会所所长邓学龙博士10月9日接受采访时认为,老友粉在南宁有很深刻的影响力,南宁本地人、在南宁生活的外地人都有“老友情结”,但并不能说明老友粉已经在英国华人圈得到了推广,不能说在国外有了很大影响力。
不少网友也对老友粉的发展感到揪心:随着外来米粉的进攻,老友粉的缺点也凸显出来了:需要现煮,但因煮粉工的手艺不同导致质量(味道)得不到保证,也跟不上快速的生活节奏;容易上火,不太符合现代人对饮食的绿色要求;老友粉的味道在众多的米粉中也渐显普通了。
网友“家瑞”认为,老友粉走不出去的原因很多,有一点类似中餐与洋快餐对比所提到的火候,如KFC的食品都是标准化生产出来的,而中餐需要厨师们适量、少许的即兴发挥。同样,桂林米粉、螺蛳粉以及牛肉粉等烫粉,都可以事先煮好汤配好料,一般小工可以操作,便于实行类似洋快餐的标准化生产。而老友粉需要现煮,需要熟练厨师。
网友“龙城绿豆”说,和其他粉一样,现在是经济社会了,什么都讲究效益,很难再吃到二三十年前的味道。螺蛳粉也好老友粉也罢,随便找几个摊点吃,没有两个摊点做的配料和味道是一样的,“选料的质量,和卫生条件还不说先”。
网友“凤姐夫”也表示,原因在于“同一家店,换了一个人都不一定做得好吃,很难批量生产”。
网友评论
“红水河支流”:如果是冠名“香港老友粉”等,一定能冲出广西,走向全国。关键在于城市的知名度,如桂林米粉,遍地开花。
“肥仔”:除了标准化,还有一个时间性。三品王是烫粉,汤水另外加,粉只要烫一下。老友粉必须煮,现在粉的质量也不如以前了,一煮就烂,而且现在房地产涨价租金涨价人工涨价,煮一碗老友粉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工,粗粗一算三品王比老友粉更具优势。而吃粉的都是普通人,也支付不起高昂的费用。所以老友粉的失败是社会的选择。价高的仙池八仙粉就还有生存空间。煮一碗老友粉就能烫出不止十碗三品王了,时间成本,人工成本,一目了然。
“ming_8858”:不管什么粉,什么面,只要离开了发源地味道都是变味的!兰州拉面遍布全国,可跟兰州当地真正的拉面比简直不是一个味道!福建沙县小吃也一样。在外地要不是看在怀念故乡的份上,我是不会去吃桂林米粉、螺蛳粉、还有××粉什么的!简直不是那么回事。
“yagada”:老友粉需要煮,耗时、成本高;且用料、加工都没有一个标准,味道难以统一。不如桂林米粉和螺蛳粉简单、成本低。在外多年,发现很多桂林米粉店的桂林米粉和螺蛳粉使用的是同样的米粉、同样的汤料。
“小董班”:南宁老友粉,我之前在珠三角一带考察过,想过开几家这样的店,认为从口味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被别地人接受的。只是跑去当地的市场一看,老友粉所需要的调料,根本找不到,所以也就没有再去想。我想,老友粉走不出去,应该是这个原因。
小资料
《英国侨报》,创刊于2002年(曾用名《新欧侨报》《新欧华报》),至今已为英国华人服务十一年。目标读者为在英国的60万华人。2011年3月,该报全新改版后,以焕然一新、简洁大方的简体中文版面世。
《英国侨报》为读者提供英国华人社区、英国主流社会和我国的大陆、香港和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全球各地的精彩新闻和财经消息,并辅以针对读者需求的移民说法、投资理财、经商创业、美食、康体、时尚消费、文化娱乐等版面,发布最新资讯,引领商机,扎根华社、服务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