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三种放假方案你想怎么休?

2013-11-29 11:29:04来源:韦波网络编辑:孟宪静

20131129韦波读报

京华时报:清理临时工更要约束执法权。

说是最近,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披露,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对全国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执法工作,对被聘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合同工、临时工,应坚决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此举一旦正式实施,意味着在执法的岗位上,合同工、临时工将正式告别本不属于他们的“舞台”。同时也意味着,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行政执法活动中,由执法机关不按程序办事或程序不规范引发的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再也找不到“临时工”做挡箭牌或替罪羊。如果效果理想,那种出事总是“临时工”的现象有望绝迹。

其实在法治社会,行政执法权必须高度集中和规范是一项基本原则,随意让渡和扩大执法权很容易导致各种乱象。而这些年,国务院也没少明确要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但是,各地具体实践中因为编制不足,类似法规要求形同虚设。不少城市,无论公安还是城管,或者其他执法部门,执法一线都充斥着大量的合同工、临时工等非公务员。

就像袁曙宏说的那样,编制不足的背后,必然存在预算和拨款不够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基层执法部门牟利、执法趋利不断出现的根源,这是人家工资的来源,一心一意谋罚款是生存本能。当大量一线执法人员都是靠罚款养活的合同工、临时工时,这种执法权力让渡导致的乱象就更难控制。

因此,要规范执法权让渡乱象不仅仅是要清理和调离合同工、临时工那么简单,还必须有足够而科学的人员、拨款保证。要落实这些,根本上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政府部门回归服务本位,人力和财力才能合理配置,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才不至于靠罚款保证执法人员的配置和经费。

当然,身份不是执法乱象的唯一原因,即便具备执法资格的公务人员也有可能出现执法乱象。而限制和规范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的权力,谨慎委托执法才是保证文明执法的基础。在权力上做减法,在为民众服务上做加法,才是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正确方向。遗憾的是,最近看本土报纸,头版头条某某市将实施城市管理委托执法,以后再乱吐痰街道办环卫工可现场罚款50元。难道这些人都不是临时工、合同工?这是中央的节奏吗?真让人不由得捏了把汗啊。。。

新京报:总书记语重心长,莫以百姓可欺。

说是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寥寥数语,掷地有声,也激起舆论共振。这副对联,出自清代内乡知县高以勇之手,意在自警。今天习总书记援引这幅对联,以古鉴今,细究起来,意味深长。

其中,“莫以百姓可欺”,可谓说出社会管理的真谛。“欺”可以是欺骗欺负。就是告诫官员必须恪守本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可超越规矩。翻译成现代政治语言,就是要求为政者要有起码的价值认知——那就是以民为本,敬畏民意,而不能悖逆民心。而“自己也是百姓”,则是明确官员的角色,要秉持公民心态,不能角色错位,动辄凌驾于民众之上。

为什么总书记会拿这幅对联说事,背后有现实针对性。“莫以百姓可欺”但不少地方的“欺民”之举,正制造着新时期官民断裂,衍生对立情绪。尤其在转型期之下,“欺民”更是成了矛盾多发的重要起因,威胁官民互信生态。

不难发现,眼下欺骗百姓,厚黑之学俨然已经成为某些官员信奉的“驾驭民众的为官之术”。你看一些地方,发生安全事故之后,涉事官员不是正视过失、回应质疑,而是回避责任,甚至把丧事办成喜事,意图架空百姓知情权,企图蒙蔽民意。

但这样的欺骗百姓,说到底是对老百姓智慧的低估。遗憾的是,都到了网络2.0时代,有些官员依然执迷于玩“戏弄民意”的把戏。部分官员台上高调倡廉,台下暗地收钱;口口声声要节俭,私下兴奢靡不断……网络让群众眼睛更雪亮,纸包不住火的真相最后割断的是官民信任链条,是公信力的流失。

可悲的是,有些官员习惯性地“自居”于民众之上,甚至有些时候欺骗、欺负老百姓已经成了集体下意识行为。总书记才特别告诫,“莫以百姓可欺”,不要忘了我们党和政府权力的来源,警醒官员要意识到“自己也是百姓”,你首先是公民,然后才是官员,在有限任期内只是权力的代行者,而不是权力的所有者。明白之后,才能心有敬畏,约束权力,保障公民权益,接受民众监督。

新京报:全国假日办放假调查,三种放假方案你想怎么休?

说是从前两天开始,全国假日办就在人民网等网站上公布明年拟定的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这三套方案节假日总天数还是11天,没有增加。不知道是不是这也是导致大多数近四成人选择跟往年一样不变的第三套方案。

有那么一句话叫“矮子里面拔将军,烂苹果里捡一个相对不烂的”。从发布放假的调查问卷向社会征集意见,到公布三套放假安排方案再次征求意见,表面上看,全国假日办确实很努力,已经放下身段貌似听取民意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动作更像是作秀,除了对“近八成网民对现有放假安排不满意”的投票结果迟迟没有正面回应之外,这次三种放假方案依然是骨子里“霸王假”放你没商量。

明明知道公众最反感的就是打乱生活节奏,把人搞得筋疲力尽晕头转向的“中国式调休”。但是全国假日办的三种放假方案依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调休”。更为关键的延长春节假期、增加放假天数等国民最关心的问题,在“三种放假方案”中没有任何体现。这不是霸王作风又是什么呢?

我们就不能理解,春节假期,国人都喊短,人大代表也年年提议案,几乎所有国民的愿望,为什么就不能往这个方向努力试一试呢?

归根结底是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太少,只有11天。正因为假期天数太少,国民对每次放假都充满渴望。以至于每逢国庆大假,就疯狂旅游,导致全国性“假日综合症”难以消除。有学者研究认为,如果把全年放假总天数增长到15天甚至20天,就可以避免调休的尴尬,也能增加新的假期,还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国民幸福感。在带薪休假制度迟迟无法落实的大背景之下,增加放假天数才是缓解假日综合征的治标出路。

放假问题,关乎国民休假权利,关乎国民切身利益。真的想广纳民意,就来点实实在在的改变。这样的隔靴瘙痒,蜻蜓点水,看着是回应国民关注,实则更像是玩弄和忽悠群众感情。你是选调休呢还是调休呢还是调休呢?都调休,我还选什么选?!

现代快报:女孩患癌症遭家人遗弃,前男友举债助其痊愈。

说是今年29岁的贵州女孩大梅,两年前被诊断患有晚期淋巴癌。狠心的家人扔下4万元之后就再没管过她。万念俱灰的时候,大梅的前男友小涛四处筹钱,一直陪着她。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她神奇般地痊愈了。对于前男友,大梅说我不能再继续拖累他,也许放手对他才是最好的。

真是“中国好前男友”啊!虽然我们无名无分,但当你最艰难的时候,至少还有我。这爷们真给中国男人争脸。要是选“中国好男友”、“中国好男人”,我一定选他。也许他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越是平凡人的真情流露,就越能打动人。他的担当、他的重情重义,比那些在选秀节目中通过编造“感人故事”来获取廉价掌声的“花样男人”强了何止千倍万倍!

但是为什么每次感动的代价都那么凄惨,为什么感动之余却又莫名悲哀。这场关于爱情的相依背后折射的是现实民生的维艰和痛彻人心。一个保障体系健全的社会,怎么会让公民在面临疾病生死考验的时候,如此的孤单无助?从感情上我们谁都无法接受女孩家人的冷漠和遗弃,但是理智让我们不得不深深理解他们所经受的无奈和痛苦。癌症治愈的难度很大,天价医疗费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儿,更何况即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还是极有可能无法挽回生命!无奈的已经好似无奈,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前行,要不是这样,谁又会忍痛放弃家人,任其“自生自灭”呢?如果前男友没有站出来,大梅的结局又将如何呢?

据说为了给大梅治病,前男友不仅取光了自己的钱,还四处借债,并在网上呼吁捐款,一位北京的匿名好心人非常同情,一次捐了10万元。这一连串下来,多么熟悉的中国典型公民“自救模式”啊——家人四处求助,好心人伸出援手。现实当中又有多少大病患者都是靠着这样穷人帮穷人的模式才得到救助的呢。可我们还是禁不住会问,这类事情背后,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机构该不该出现,有没有义务、要不要发挥作用?

在GDP连续高比例增长的国度,不应该让病人在疾病面前放弃,不该让家庭因病返贫。这才是真正让每个公民、每个普通家庭都能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