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湖北出生证结婚证脱钩

2013-12-04 15:24:08来源:韦波网络编辑:王琳

  20131204韦波读报

  南方都市报:提前离岗吃空饷,公务员腾空为什么这么难。

  说是最近,河北黄骅市委组织部宣布:全市科级干部超过53岁,副科级干部超过52岁的全部提前离岗休养,同时提高三级工资。黄骅全市共有62名科级干部被列入名单。据被离岗的干部反映,他们是“被提前离岗”,需在“自愿报告”上签字,不签就是违反组织纪律。

  按理说公务员只有两类,要么在职,要么退休。但是黄骅市的做法,诞生了第三类,既不退休又不在职在编不在岗不工作光拿钱的公务员。而且工资还上浮三级。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吃空饷吗?这样的好事为什么我们就摊不上呢!

  有红头文件,是组织行为,黄骅被提前离岗者不仅没有为自己可以吃空饷而庆幸,反而还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领导似乎也觉得安排这些然提前离岗有点歉疚,所以才有了待遇一样,工资上浮三级的安抚。但是为了让离岗者推出官帽,黄骅这样的创新举措相当荒谬。因为一个公务员无论他是什么职务,这些职位都不能私相授受,个人无论获得还是失去,都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黄骅的做法无异于告诉人们,公务员头上的这顶“官帽”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哪怕是市委市政府,为了提前收回这些“官帽”,违反规定给予原来的持有者额外的好处在所不惜!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的退休事项和条件,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而并没有“提前离岗”的说法,这就是说黄骅市的“提前离岗”既非退休,也非提前退休,“没有法律依据”。而众所周知,公务员涨工资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现在黄骅市一声令下,部分人员的工资说涨就涨,又把法律放在哪里?

  不合法的事情还大张旗鼓的干,黄骅打出的干部年轻化旗号貌似正当却未被科学。姑且不说这样做能不能真正实现干部年轻化,但是财政供养负担增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当地民众何其无辜,还没得到干部年轻化的好处,就要先遭受财政供养负担加重的祸害。

  所以说,黄骅市的提前离岗,本质上是牟取群体利益。提前离岗的人给下面的人腾出位置来了,更多的人能享受干部待遇。但老百姓的公共服务却没有提高,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这对纳税人是不公平。

  当然,改革官员能上不能下,领导岗位人满为患,又不希望打破利益均沾的格局有必要,但是黄骅这样荒谬又不合法的提前离岗吃空饷的改革还不如不改!

  京华时报:湖北出生证结婚证脱钩。

  说是湖北卫生计生委、公安厅近日联合制定出台《湖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规定省内出生的婴儿均应依法获得国家统一制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各签发机构与管理机构不得以结婚证、生育证等作为附加条件。这意味着将来在湖北,就算没有结婚证,也可以为孩子办理出生证、上户口了。

  曾几何时,没有经过结婚并取得准生证的情况下,出生的孩子因难以落户而变成了“黑户”。这种基于户口之上的利益分配,让“黑户”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烙印上不平等的标识,更是让宪法所保护的生命权人为划分三六九等。用现代的法治去衡量,这显然是一种漠视生命权尊严的行政障碍。

  当然,不否认在中国特殊国情之下,加强对出生人口的行政管理,有着人口控制上的考量,但管理的力量应该更多房子事前,也就是针对孩子出生之前的措施。而孩子出生后,即便是违规生育,也不能针对孩子的权利差别对待,因为事实上人口已经增加既成事实,控制已经没有意义,而且这时的生命权应该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湖北出台的新规只不过是人口管理制度回归科学合理正常而已。在整个中国人口制度调整的大趋势下,出生证与结婚证、生育证的脱钩乃是势在必行。我们在更深层面的制度设计上也应该认识到,孩子出生之后,任何的行政管理举措都必须遵循生命权的逻辑,而不是种种借口和因素。这样才能解释某些人疑新规会怂恿“未婚先孕”“婚外生育”的担忧。事前人口控制和生命尊严的价值意义是不同的两回事。“未婚先孕”“婚外生育”确实值得担忧,但是我们更核心的价值在于让每一个生命获得平等的幸福!

  新京报:接访人员摆出V字手势跟访民合影遭到争议。

  说是最近一组据称是湖南临澧县接访官员与访民的合影,在网上热传。照片中,“官员”的嬉笑与访民的木然形成鲜明对比。当事人表示,照片是接访者对其拉扯时,妻子哭着拍摄的。而临澧县信访局长则认为,合影是因为接访人员得知上访群众癌症病情好转,一时高兴才这样的。目前,涉事接访人员已被停职。

  其实,接访者与访民合影,本无可厚非,毕竟也算熟人。但遗憾的是,照片上我们非但看不出双方的鱼水深情,而且表情太矛盾,接访者的POSE太违和,访民更像“背景墙”,要么卑躬受辱,妖媚身披写着“冤”的白布蹲地,任由摆布。对照之下,接访者的笑,谈不上友善,更像是得瑟。这样扭曲的观感,才让照片引来如潮批评。

  据了解,照片上的访民不仅患有癌症,因为工程项目纠纷被人打,却没得到个说法,所以抱冤上访。至于拍照的原因,虽然访民和当地信访局说法不一样,谁是谁非,我们一时半会,难以妄断,还须审慎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拿访民做陪衬,摆出“胜利”手势,实在很不妥:涉事访民有病在身、有冤待伸,本值得同情,作为公务人员,理应谨言慎行,可把访民当拍照的道具,太过轻佻。

  一边是访民一脸木然,一边接访者摆出V字手势,更像是为“截访顺利”“有功而返”而庆功。两者的断裂,发人深省。它投射出的二者关系显然是不对等,倒像是悬殊地位的写照。也许在某些接访者眼里,访民更有可能是自己工作成绩的“俘虏”,而不是有尊严的平等主体。

  所以,即便涉事接访人员已经被停职。但这件事依然值得我们警醒,拿访民当陪衬,侮辱他的尊严,说到底是截访模式衍生出的乱象。如果信访工作不再以“截访”为核心,“截住了访民”就是获得“胜利”,至于的病象,是不回出现的。

  北京晨报:人皮面具热销易容作案多发,戴面具瞬间“变脸”。

  说是最近,安徽蚌埠警方破获一个盗窃团伙,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搜出仿真“人皮面具”、假发等作案工具一批。据两名嫌疑人交代,他们利用“人皮面具”“易容”作案,先后在安徽各地实施入室盗窃20余起。易容大盗还不止这一起!近段时间,全国各地警方陆续侦破的不少案件显示,原本用来娱乐消遣的“人皮面具”屡屡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干扰破案的一种手段。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假面具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火爆,与其配套的化装教程也唾手可得。这不在一家网站的演示视频上,一名年轻人戴上“人皮面具”后,瞬间“变脸”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不仅与此前判若两人,而且说话、微笑、吸烟一切正常,一般情况下,根本就看不出来他是戴了面具的。按照现行法规,包含犯罪风险的“人皮面具”只属于玩具范畴。一张“人皮面具”可以让你瞬间“变脸”。方便了犯罪分子,苦恼了警方。

  “人皮面具”热销背后的隐忧确实不容忽视,这类产品越来越逼真。哪怕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降临也难辨真假。毫无疑问,“人皮面具”跟管制刀具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充当了不法分子作案的工具。估计这样灾难性后果当初设计者也没料到。既然现在人皮面具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国家就该从制度的层面加以规范,在不能禁绝生产与销售情况下,不妨把“人皮面具”像管制刀具一样管制起来,要买必须实名登记,不准转借他人,还要保管好,并且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尽量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其实在不少欧美国家,对于佩戴面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少国家规定在特定场合佩戴面具属于违法行为。如在美国,很多州都规定公共场合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佩戴面具,纽约州甚至规定即使私人聚会佩戴面具也要经过警方许可。

  所以,“人皮面具”越是热销越不是什么好兆头,公安机关必须有所作为,否则泛滥成灾,扰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之后再想管就晚了……

  南方日报:广州开放十万落户指标,只来6万人。

  说是最近,广东省正在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落户,按照分配要求,广州今年要完成16万高技能人才落户的任务,“没有文凭学历限制,只要是高技能人才,都可以申请落户。”但截至目前只吸引了6万左右的高技能人才落户。对此,广州市人社局局长坦言,是结婚、购房、教育等多方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落户的意愿。

  按理说,广东对高技能人才落户的门槛并不算高,只要你是国家人社部门认定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可以不受文凭学历的限制。但即便这样还有十几万的指标没人要,确实值得我们反思。以前哭着喊着要进城,现在却宁可当农民,这背后反映的是农民变市民成本太高,城市生活经济基础很重要。这说明,大城市户籍放开不一定像专家想当然的那样人满为患。因为户籍不是关键,关键是户籍所附带的公共福利。城镇化也好,大城市竞争也罢,不会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思路,留不住人将是最大的问题。

  一方面高素质人才难求,另一方面,某些认证体系认证出来的高级人才的表现却很难让人恭维。

  天府早报:教授拒绝转房,认为自己的命更重要,十个人都换不回来!

  说是最近有网友发微博说,某大学教授在病情稳定后拒绝从CCU转入普通病房,而且还对医生破口大骂,“并说别人的命关他屁事,他教授的命,是十个人都换不来的。”

  按理说,病人是否转到普通病房,不是由病人说了算的,出不出CCU也不以病人地位决定,而是根据病人状况和医院规定办。既然教授病情已经稳定,说明算不上危重,应该把有限的医疗资源让给更有需要的人。但是从教授一番病态的作派和症状,又让人担心这样的教授病得不清。

  说老实话,教授叫嚣“我的命十个人都换不来”之类奇闻,只是极端恶例罢了,不值得我们小题大作上纲上线。眼下突破学术操守良知底线的“雷人”专家教授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是我还是希望这个教授能去补足常理法理文明伦理几味药,何弃治嘛!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