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校园诅咒卡”风靡反衬监管孱弱

2014-01-03 15:15:07来源:韦波网络编辑:李惠惠

20140103韦波读报

新京报:记者地铁“偶遇”市委书记为何遭质疑。

说是上个月底,河南省会郑州的第一条地铁刚刚运营,这天郑州市委书记外出开会临时决定乘坐地铁回市委。书记跟秘书在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于是一则记者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没想到第二天,网上一片质疑:真的是偶遇吗?

即便记者解释,当天是郑州刚开通首条地铁,到地铁站采访很正常;市委书记尝新鲜走群众路线跟乘客贴近了解在眼下也是正常的事。事实上,官员亲自走一走、看一看,与仅仅听听汇报、批批文件相比,也能获得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就此而言,没必要对市委书记坐地铁抱“先入为主”的怀疑—哪怕它听起来挺新奇。但是网友还是将信将疑。这是为什么呢?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是官员的整体信誉透支。市委书记不坐小车坐地铁已经够反常了,亲自买票更是不可思议。这类国外领导们稀松平常的举得,在国内以前脱离群众的大氛围下在老百姓看来恰恰是不正常的。这就难怪公众不自觉、习惯性认为是做戏了。

其次跟目前的新闻体制有关。行里都知道,走转改之前,媒体都是围绕领导转,但凡有市委书记市长出席的活动,都会有宣传部门事先安排一步不漏。像市委书记亲自买票乘坐地铁这样有看点又火爆的新闻,说是没有事先安排确实很难说服人。

于是,有设计有安排的作秀自然跟“偶遇”扯不上关系了。我们不否认,虽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年多来一再强调转变作风,并率先垂范,但具体到现实,民众还是不多见地方主要官员经常到身边体察民情。即便偶尔下去调研,往往也前呼后拥,走走过场而已。而类似的事情稀缺之后,新闻媒体往往就会刻意强调并放大这种稀缺,“偶遇”成为难得的新闻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质疑中网友们有意无意忽略了一些事实,郑州市委书记本来就是个“喜欢到处走走”一把手。不为沽名钓誉,只为体察民情。

一方面我们呼吁类似接地气的官员多些再多些,另一方面却又种种怀疑他们接地气的真实性。其实这样的官员本来就少,我们再不要抱以更多信任,去肯定和支持的话岂不是更少?我们所追求的现代政治运作,官员身影本来就该更多现在民众中间。只有市委书记乘坐普通交通工具不是新闻了,不是“偶遇”了,我们各项事业才能真正的发展,民意诉求才能真正地被吸收。


京华时报:教育部:禁止东部高校赴中西部高校挖人才。

说是最近,教育部发文,明确表示支持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高校流动,东部高校不得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长江学者,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

“孔雀东南飞”,已成时下高校人才流动的常见景象。在眼下高校“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东部高校依靠大环境挖西部院校“墙脚”的做法却是屡见不鲜,也造成西部高校人才紧缺。但是以促进资源配置均衡化为理由,给人才正常流动设障,用行政命令方式禁止东部高校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长江学者,不仅未必能为中西部高校留住人才,还极有可能成为西部人才短缺的大坑。值得商榷。

禁止东部高校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长江学者”,行政干预色彩浓厚,用力过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流动社会中,人才“择木而栖”,本再正常不过。以“禁止”手段减少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有悖于市场法则。

要是按教育部这样的逻辑,干脆我们也不许出国学习深造就业算了。那么多人才放飞到美国最后大都回不来,我们却还能假装大度接受说来钱自由,相反却在国内行政限制高素质人才自由流动,未免太自欺欺人。我更担心的是,在行政力量的袒护之下,西部用人科研等体制还会不会主动改进,还有没有改进的动力。禁令之下不管环境好不好你都得老老实实给我呆着。反正只要来了你就走不了。早知这样,干脆人才一开始就不到西部落脚了。所以说,这不是帮助西部吸引人才,而是祸害西部吸引不来人才。一落脚就是一辈子,流动空间受阻,一旦你在西部成为长江学者,也就有可能在西部度过余生了。谁还敢去?这显然有违政策的初衷。

说到底,要留住西部高校的人才,要营造“资源磁场”增强人才的向心力。真想缓解西部人才“亏空”,更多要从科研环境、资金补贴、人才发展前景等方面着手,既提供政策利好,也提升其归属感,更要把个人价值和社会期待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正道理。


西安晚报:八旬老人归还一元车费,感动之余更应该惭愧。

说是最近,陕西省西安市公交六公司接到一件特殊的邮件,信封里有一张崭新的一元钱和一封感谢信。这是一位84岁的老人快递寄来的,只为归还一年半前乘车时所欠的1元车费。老人的真诚感动了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

一元钱不多,却显示着当下社会弥足珍贵的诚信。从老人信中的陈述来看,尽管当时司机比较体谅地说,老人家只投一元就可以了,但老人还是念念不忘,信中掷地有声地说“公家的钱,公私要分明”——这种清廉的思想,也是值得提倡与学习的。

不过,在老人举动的闪亮点之外,仔细推敲一下细节却又很容易让人遐想。就是欠这一元钱,长达一年半,为什么老人不是在记忆犹新的几天之内就还钱呢?就算有其他事情耽搁或者一时遗忘了,那又是什么触发了老人的记忆,时隔一年半之久又想起还钱呢?

不外乎就是最近跟老人的负面新闻和话题太多。老人摔倒讹人不敢扶,老人碰瓷成职业,老人坐公交与年轻人强抢座位……一时间“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正因为“坏人”的标签贴在老人风霜的颜面上,对现在的老年群体形成不小的舆论的道德压力。估计正是这些压力让这位84岁的老人,想起自己曾经欠下一元钱的公交车费。

当然,一块钱而且公交司机都已经口头“豁免”的车费,即便不还,我们也不会上升诚信道德层面去批判。相反我们这些社会的主力军更应该反思,本来可以颐养天年获得社会反哺照顾的老人,免费坐公交应该是基本应有的福利,但是却因为地域、身份,或者人为证件限制让他耄耋之年还得自掏腰包呢?正常的社会,不仅要有对一元钱的宽容度,更要有对老人群体照顾不周的反思。

虽然我们不否认有些老人的举动损害群体形象,但是老人集体道德形象的破损的责任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不能完全归因于老人自己,而就像这位八旬老人本应免费乘公交却要因欠下一元车费而惴惴不安一年多一样一样,更大的根源在于社会对老人应有的权益保护与照顾不足。面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年轻人,与老人相处时,也应该更多宽容而不是更多硬性碰撞。否则,老人们越自律,我们就越应该惭愧。


大河报:“校园诅咒卡”风靡反衬监管孱弱。

说是最近,河南平顶山的郑女士反应,说她孩子所在的一些小学周围商店所谓的“校园诅咒卡”热销,不少孩子都买了玩,而且还会在卡片上写下所要诅咒人的名字。这不“那天我孩子回家,拿了一打‘校园诅咒卡’玩,卡上面的内容很消极。”作为家长,她很担忧卡片上的内容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但是学校认为没办法阻止学生在校外购买,只能劝导。

说实话,5毛钱一包,有能捉弄、诅咒同学,“校园诅咒卡”自然让不懂事的小学生喜欢无比,风靡校园也是必然的。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这种“校园诅咒卡”显然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家说,借助“诅咒卡”以恶语诅咒他人来宣泄不满与愤怒情绪,以牺牲别人的精神健康来换取自己内心的平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宣泄的作用,但这不是合理的宣泄方式。而且诅咒产生强大的负能量,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健康心态的形成。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样的“校园诅咒卡”都应该被禁止。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校园诅咒卡”不用差都知道是非法印制的,就是为了迎合小学生的好玩心理,赚的就是懵懂的小学生的钱。除了“校园诅咒卡”类似的东西还有不少,什么儿童彩票啊等等,几乎没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且是无一例外都是从学校周边的小店流传出来的。对此,学校的教师也多是劝导,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但这种劝导显得“软无力”,学生即便是无法再在校园内玩,也会在家里玩,而家长,也至多是担心,并无法真正去阻止。

不得不说,学校周边的一些文具店,确实有些总想着用歪门邪道去赚学生的钱。可这样的钱赚得却很不“道德”,当然,在金钱利益面前,跟这些小店光讲“道德”是没有意义的。什么事都没有孩子事大,监管部门应该集中精力,经常性地对学校周边的小店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校园诅咒卡”之类的东西,要及时收缴,同时,要查清源头,不让这些危害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再出现。假如监管给力,并且严厉惩罚的话,诸如此类的校园诅咒卡是绝对不可能风靡的。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