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平常就是这么执法的

2014-01-06 15:45:45来源:韦波网络编辑:夏汝

20140106韦波读报


新京报:阶梯水价将在城市实施


说是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发改委表示,阶梯水价主要目的是引导居民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不是让大家多掏水费。


说实话,实施“阶梯水价”,目的是要促进大家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但显然这样一个高尚的目的怎样落到实处却引发不少质疑。水是居民生活必须品,如果想让老百姓不为水费上涨而伤感,又能约束减少浪费,不仅需要直面公众的质疑,更要采取看得见的举措和实际的效果消除人们对收费改革就是涨价的印象,从而为更高层次的改革积累信心和群众支持。


首先要直面“阶梯水价”的阶梯怎样设定的质疑。阶梯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民生,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水费改革的定性。按照国家“指导意见”,设三级以上阶梯,第一级原则上要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那这个80%家用户均用水量谁来决定?是让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垄断又讲市场,既行政又企业的各地供水公司的设定的话,是不是可信,老百姓认不认帐?逻辑上有脱离老百姓的危险。让物价部门举行逢听必涨早就威信扫地的听证会估计也逃不了“被涨价”的质疑。所以“阶梯水价”的阶梯水量必须要由老百姓来定,其实统计一下过去几年每家每户的水费支出一平均就知道了。


其次,“阶梯水价”的价格前提是要全面公开成本,严格进行可靠可信的成本监审,此前不少地方的爆出供水单位公款吃喝也列入水价成本的消息让大家觉得有必要晒晒账单。这点武汉市物价局就做的不错,把当地自来水水价成本“晒”给市民看,挤出了大把“水分”,值得推广。


最后,花钱买水,要保证自来水的质量,不能因为仅此一家,提供产品服务就质量差差。虽然此前有所谓业内人士透露自来水出厂合格率仅有50%,虽然很惊人也被有关部门否认。但是城市自来水水质,百年不变的工艺标准确实老百姓自己都有杆秤,而且更大的乡镇农村数以万计的小自来水厂同样的掏钱,水质安全有如何保证。


因此,要想糖公众摒弃“阶梯水价”是阶梯涨价的印象,吸取10年前同样的改革无法落实的教训。真正把中央的决定落到实处,地方政府对上述3个质疑的实事求是回答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很多具体改革的目的和初衷都不乏正确的方向,崇高的理想,科学的决策,但是真正落到实处,是不是真正以民为本决定了改革能否得到支持,能否获得拥护,最终发挥“阶梯水价”的真正魅力。


三秦都市报:夫妻澡堂洗浴被警察扫黄抓拍 怀孕妻子受惊吓 警察说平常就是这么执法的


说是在去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当全世界的人都在狂欢跨年的时候,陕西汉中的李先生夫妇却饱尝心理惊吓与创伤,倍感人格屈辱。因为家里没暖气,李先生和与怀孕8个月的妻子到附近洗浴中心洗澡,没想到一名警察突然闯入拍照,说是扫黄,把妻子吓得不轻。虽然李先生一再说自己是两口子,但还是被拍照两次。李先生质疑一名警察执法用手机拍照,着装不整,没有出示证件时,警方答复是这是很平常的执法程序。


这样的回答真的很让我这个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无语,更让我感到害怕。本来作为保护神的警察,一旦突破了法律程序,自创执法流程甚至习以为常,会有怎样的结果。


因为法律很明确,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时,警察不得少于两人,并且必须亮明执法身份,对女性公民的身体检查,还规定须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警察着装管理规定》也明确要求,应当配套穿着(包括警帽)。对比之下,汉中警方的这次扫黄行动所谓按“平常执法程序”破门而入,可谓处处不合法,但却被警方认为习以为常,估计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也许在警方看来,哪个被抓到的涉黄人员不都说自己是两口子,不管你们真是假是,先拍下来再说!以貌似正义的理由行有罪推定之实,突破法律程序约束,也许这就是某些违法办案屡禁不止的根源。


我的担忧不仅仅在于这里,而在于这样一起恶劣的警察粗暴执法,侵犯公民隐私、人格尊严的事件,居然被以平常心来看待不以为忤。相比之下,哪些真正被抓的涉嫌嫖娼违法人员,衣不蔽体被媒体示众,变相展示执法成果更是平常中的平常!合法公民的隐私、尊严都如此被被侵害,涉嫌违法其他人只能深表呵呵了。逻辑上说,程序是防止权力肆意妄为的主要屏障,如果某些行政权力不收约束。法定程序连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无法保护的时候,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更谈不上得到尊重和保障。


11年前陕西延安,以查黄碟的名义冲入公民家中的多名警察,同样“没有戴警帽,也没有佩戴警号和警徽”,当时我还在做法律节目,引发了多少社会对公权侵犯私权的讨论。但是十多年过去,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十多年间,面对公权力,公民权益保护进步了多少?法律是不是已经成为公民维权的坚实后盾看呢?


羊城晚报:“制毒第一大村”的沦陷与拯救


说是元旦前夕,广东警方出动3000全副武装警力,“清剿”涉毒严重的陆丰市博社村,一举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嫌疑人182名,缴获冰毒近3吨、制毒原料23吨。博社村是该地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村内有两成以上家庭直接或参股从事制贩毒活动,近几年村内制贩毒犯罪成恶性蔓延态势。


看过相关报道的人估计都会震惊于博社村的情形,这么大的一个社区,见不得光的制毒贩毒却几乎公开化,这说明制度贩毒在这样一个小的地缘共同体或血缘共同体中,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认同,不少村民已经没有了法律甚至道德上的压力。而最严重的道德堕落,不是有人在做不道德的事情,而是对于种种不道德的事情,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忤,甚至进而仿效、参与,这还是我们寄语乡愁的农村吗?


不少人把道德堕落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功利主义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痛。发家致富迫切而强烈的愿望让人们躁动不安,如果当合法致富的努力遇到各种不顺利的时候,那么赚快钱,甚至不惜违反道德法律就成了不少人不是那么犹豫的选择。


相比之下,博社村更大的危险在于当地公共治理的失败,基层党政组织涣散无力,宗族势力猖獗,霸道操纵村务甚至走向社会价值的反面。基层政府甚至镇政府、派出所不仅无所作为,甚至一些工作人员还成为制度贩毒的保护伞。可见,没有有力的公共治理,一些农村就会被道德“逆淘汰”:作奸犯科的发家致富了,遵纪守法的良民却生活艰难,由此形成负面示范,导致道德水准下滑,自我约束丧失。有些农村之所以沦陷,跟大环境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有很大的关系,而贫困和匮乏导致尤其是社会不公导致的贫穷,是道德堕落与犯罪的温床。


博社村毒瘤最后被铲除了,即便这样的例子很极端,但同样警示我们任由农村脱离社会发展的列车,无法分享或者分享到太少的改革成过,由此产生的道德堕落后果非常严重,缺少正面价值观引导,地缘和血缘上的宗族凝聚力就有可能散发出“负能量”,最后危害社会。


当然,任何客观的原因,都不应该成为犯罪的借口。公安打击行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如何进行重建,如何拯救博社村已经沉沦的道德也迫在眉睫,而其他农村的公共治理同样也需要得到重视和明显改善。我们的乡村,才能得到拯救,才能回归,才能成为乡民安身立命的家园,成为我们乡愁寄托的地方。


京华时报:圆考研梦不只要消除年龄门槛


说是刚刚过去的周末,又是一年考研大军的聚会,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考。不过今年最大的新变化,就是首次取消了“不超过40岁”的年龄限制,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也将全面实行。


其实,早在去年9月,教育部就下发通知,要求取消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年龄限制。更早以前的2001年,教育部取消了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这些门槛的消失,意味着各种绊脚石陆续被搬除,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空间在不断拓展,向上流动的渠道也在努力疏通中。无论从社会进步还是个人发展的角度,无疑都是值得肯定的。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走向普及已是大势所趋,这也为取消各种限制提供了内在动力。


通过考研改变自身境遇乃至命运,是许多人的梦想。尤其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业压力倒逼之下,许多本科毕业生把考研读研作为“避风港”和“增值器”,“考研热”持续升温,报考人数连续多年在百万人以上。然而,近两年“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迹象。在年龄门槛取消后,报考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北京、湖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还出现了报名人数的首次下降。当大门敞开之后,“考研梦”的纠结依然存在,而且更加真切。


相关调查显示,影响考研报名最敏感的外部因素是学费和就业。自今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需缴纳学费,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人民币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万元。当然,对40岁以上的人来说,一般都有一定经济基础,制约相对小,但他们的难处也显而易见职场选择、精力衰退、家庭负累、就业压力。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跟大学校园内的考研生相比,大龄考生改变命运的期望更为强烈,他们的目的性更为明显。


让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通往梦想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年龄门槛没了,但40岁以上人群的“考研梦”依然存在种种纠结,而年轻的也有自己的“愁滋味”?圆梦不只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从教育改革的深入到社会公平的推进,每一点进展,都会让普通人距离梦想之门更近一些。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