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南京市长节后上班挤公交 自备零钱投币

2014-02-10 11:30:33来源:北部湾在线网络编辑:罗娴子

  20140210韦波读报

  现代快报:南京市长节后上班挤公交,自备零钱投币。说是最近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上午,南京市市长、副市长带着交通、住建、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单位和区的负责人,专题调研公交场站建设。市长一行察看了新改造后的所街公交场站,和市民一起挤公交,体验公交车的运营情况。一路上马不停蹄调研。据当事当班的公交司机说,“当时我自己也蒙了,看一下子来了很多人。当时有个人拿了两块钱,问在哪儿投币。司机解释这车是有人售票,您往里走就可以了。”直到终点站下车休息司机才听别人说,刚才跟自己问话的是市长。

  自打改作风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这样的地方一二把手的举动往往会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要么点赞要么批评作秀。

  有人说,普通老百姓挤公交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为什么轮到市长等官员偶尔一坐就成了头条新闻了呢?而且市长体验民情还带着其他领导,随行记者、秘书工作人员一伙人陪同,又是讲话、照像、握手、现场采访等等。本来就挤牙膏一样的公交车那不更挤了?你这是能节约能源方便群众吗?这不跟老百姓抢公交作秀嘛!

  也有人认为,不管做不做秀,关键是事情有没有得到解决。要是领导真的深入基层社区,嘘寒问暖,体察民情;召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开现场办公会,很快就解决了“老大难”问题;那也是好事啊!不妨大力推广,解决一件算一件嘛!

  其实不管是赞也好,作秀也罢。我们反对的是那些热衷为领导干部设计“动作”的改歪风:似乎领导参加活动时,不讲段话、不剪个彩、不拍张照就不行。甚至变种把下基层作为编排的重点,路线和考察点都经过反复斟酌,相机、电视镜头里展示的总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却忽略了当地群众工作有没有进步是否得到改善,有没有真正落实中央的精神,不是几张照片讲话视频据能代表的。只有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因此,踏踏实实的实事求是,认认真真走群众路线,真正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加强跟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把基层当做秀场,把深入基层变成“领导公关秀”。领导干部要抛开一切私心杂念,真正俯下身去、沉下心去,到基层听民情、察民意,了解各阶层群体的喜与忧,熟悉各类型群体的愿与盼,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也更符合民意。

  如果作秀,也要秀他个365天,把偶然的头条,秀成常态的深入基层,把外化于行的走基层秀成内化于心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点滴之中、在平日之时,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工作作风的转变。

  南方都市报:郑州警方寻找打砸机场发帖人。说是节前网上疯传郑州飞机场因为大雪关闭被滞留旅客打砸,现场有图有真相,微博照片满天飞。但随后河南郑州新郑机场却对外通报说,之前网传机场遭打砸信息存在虚假和夸大。当地警方也表示开始寻找最早发帖人。

  不过,郑州机场的否认,当地派出所所长表态只是“极个别旅客情绪激动:的说辞似乎并没有让公众相信。因为网传的照片是那么的真实,旅客转发微博言论是如此真实。

  遗憾的是,机场方面没有把消除质疑的努力放在针对性解释澄清之上,警方的力量放在寻找最早发帖人身上,这样的意图及时没有明说,也很容易造成公众对警方试图追究发帖人责任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公民不能用言论尤其是谣言破坏公共秩序。但是真相没有弄清的情况下,谣言尚未定性就把目标盯住发帖人而不是核实是否有打砸机场违法行为存在,既舍本逐末,又损害当地治理能力的形象。

  有时候真的不能把不明真相当成弱智,不要以为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不会被群众慧眼识破。在群众的眼里,一切不符合法律本意的借口都是浮云。法制日报:武汉处罚污染企业遭质疑,企业真实名称为何成了不能说的“国家机密”。说是去年年底,湖北武汉通过当地媒体发布武汉有史以来最大的环保罚单——“某企业”废水超标排放被罚121.5万元。没想到,有市民真的较上劲:“某企业”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职能部门为什么不公开真实姓名呢?几次找有关部门并要求信息公开,但是都被告知说“涉及国家机密”不能告诉他“某企业”到底是谁。

  本来应该是赢得掌声的向污染企业开刀动真格的环保罚单,最后没成为掌声和亮点,反而被市民揪住尾巴不放,估计武汉环保部门挺郁闷的。既然惹不起,又不想被老百姓戳脊梁骨,和稀泥的做法最后两头不是人。而以“国家机密”为名拒绝公开污染企业名称,更让赞誉瞬间化为乌有,变成了疯狂的吐槽和拍砖。毕竟,靠“国家机密”很难帮助污染企业“隐身”,更难以服众。尤其乱戴“国家机密”的“帽子”,显然还有逃避信息公开义务,拉“国家机密”大旗作虎皮之嫌,积极回应公众知情诉求不是罗列几个某企业做替罪羊就能了事的。
  北京青年报:值得警惕的“过完年再补送”。说是去年,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十几道规定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因此今年马年春节,不少公务员过了一个不寻常的节俭年、廉洁年。但是,也有的过去请客送礼的人节前就和对方打招呼说:今年就算了,过完年再补送吧,不然怕影响不好。

  把原本春节前的请客送礼躲风头安排到过年后补办。这样的乾坤大挪移改变不了某些人例行公事向权力部门和官员送礼行贿的本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节后补办的“补送礼”“暗流”应该是一个值得纪检部门重视,值得人民群众警惕的新动向。

  尽管中央禁令刹住了春节前的腐败交易,但正如王岐山同志所说,目前我们发出禁令严肃查处,还是属于治标性质,难以治本。下级为什么要给上级送礼?开发商为什么要给官员行贿?说到底是权力运行不规范,不受监督。上级可以决定下级的命运,官员手里有项目和资金,可以决定开发商的命运。只要权力运行不规范,监督有漏洞,送礼行贿的市场“必要性”就是长期存在。而要从体制上完全规范权力运行,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任务。打补丁也要筑篱笆。

  因此,只能治标的禁令,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送礼行贿的原动力,转换方式方法和时空以逃避严密的监控的暗流也会伺机涌动。春节的“风口浪尖”上,送礼行贿和收礼受贿者保持“蛰伏”,等春节过后再找机会“补办”,何况,患难见真情,关键时候才能更“考验感情”,大家都不送,几个坚持行贿的,必然能让官员“记住”,“投资”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那么,面对这些过年年之后极有可能继续的权钱交易,只能让监督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能因为节前节后松紧不一;只能继续强化纪委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高压线保持致命电压。365天都当成春节前来监控,看那些送礼行贿和收礼受贿的人找什么时间“补办”!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