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2韦波读报
西安晚报:“4分钱处方”“神话”能否复制。说是要问你看个病花多少钱?这事不到划价时还真不知道。最近,郑州一位网友去给起红疹的孩子看病,家长去了多家药店都已经关门。最后在一家医院,医生问明情况后,开了4片扑尔敏,药价只有4分钱!网友晒出处方之后,被媒体大量转发,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如此稀缺的低廉药价代表着业界良心。
点赞的认为:这才是有良心的好医生,这样的医生已经不多了。质疑的认为,这事跟医德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没必要挂钩上纲上线。就像开药方的医生所说的那样,自己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本分,没有什么值得大肆渲染的。但是“4分钱的处方”在房价物价高涨不下,某些医院大处方高价药创收的大背景下,既显得弥足珍贵,又因为无法复制的“神话”让人无奈。
当然,反过来用4分钱处方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一个医生的医德如何良心怎样,既不客观也不科学。甚至用这种民意期待试图缓解乃至治愈眼下很紧张的医患关系更不切实际。
那么,4分钱的处方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按理说,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开大处方的医生、不收贿赂的官员、不说谎话的媒体人,本来应该是一种社会底线,等于道德的60分。但不同感情色彩的人眼里看来,底线可能等于最高分,也可能还是不及格。
具体来说,4分钱的处方治好病,只是医生正常工作,没有明显诊断用药问题。病好的主要作用在于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硬要归功于医生的用药和水平,甚至上升成为医德问题。人为拔高了某些医生行为,同时又贬低某些医生过度医疗敛财,开大处方大检查,让人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捧好是为了衬托坏。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动则最美的结果只能是把社会底线把好的标准不断人为主观不断向下拉低。最终主观的不客观理性,丈量事物长短的标准混乱,底线不断下移,导致社会是非不分黑白不清。
只有大家都回归本心,回归本职,摈弃太多主观取舍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把注意力聚焦在对的地方、对的话题,得到更好的结果。
新京报:亲民秀遭质疑是因为水平不高。说是最近这段时间,各地官员纷纷上演“亲民秀”,渐成“无法阻挡”之势。按理说,人们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大小官员走出深墙大院和文山会海,在街头田间、公交地铁上与民众零距离接触,本来应该是官民互动的良好表征。但有些“亲民秀”却被会错意。比如最近《宁夏日报》头版发了一幅官员扫雪的图文消息就引了争议,有网友看图解释,认为从推铲姿势上看领导没有处理,明显作秀!害得事后宁夏电视台不得不放出一大段相关领导单独铲雪的镜头,以澄清质疑。
“看图说话”立马质疑下结论,显然有失严谨,太过然轻率。但从传播学的规律上说,这些需要辟谣澄清的“亲民秀”在宣传效果上是失败的。而类似让宣传单位倍感委屈的无故被质疑,在最近的“亲民秀”中都或多或少出现,比如我们读报说到过的郑州记者“地铁偶遇书记”,就被质疑是事先安排好的,怎么解释“没有任何虚假成分”民众还是一脸不信。
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对宣传规律和民众接受现实的正确把握上。归根到底,“亲民秀”属于公众公关,必然要保证能给公众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所以每一场“秀”肯定都是有意为之。无可厚非的“秀”有的被点赞有的遭质疑,关键在于“亲民秀”水平的高低不同。
要秀得有解释力、有说服力,不容易招质疑。首先“招数”要新。像什么“清扫街道”“挤公交”“挤地铁”都老套了。同样的动作,神州大地一眼望去,不过时换了地方、换了人物,轮番上演而已,加上相关报道的口气、语调又那么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一网看天下的老百姓对比之下,当然会质疑“跟风凑热闹”,吐槽挑刺。 其次,亲民秀忌讳千篇一律,但也忌讳盲目求新,尤其不要为了“亲民”而“亲民”。做的太假,不一定都能弄假成真。
因此,对有关领导和组织部门来说,要秀出正面形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看看看当地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烦恼在哪里?困难在何处?再选择巧妙角度切入。才容易让老百姓感到贴心,感到温暖,感到真实。才会产生共鸣。同时,最关键的是坚持。坚持是最大的法宝。领导挤一次公交被质疑,如果每天都挤一次呢? 哪怕打折,每周固定挤那么两三天,三四趟,久而久之,公众的质疑自然会转为钦佩。最后达到认可。所以才说,坚持就是胜利!
其实,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评一句”的网络时代,“亲民”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官员如果想做“亲民秀”,就要充分预想到公众的挑剔目光,更要忌讳公然使用程序化模式化的照片和文章,真正沉下身子,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充分展现诚意,才能有更高质量的“亲民秀”上演。最终,让秀成为现实自然举动。
经济观察报:中国精英富裕阶层“环境移民”。说是中国眼下似乎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不久前,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根据过去一年多所发生的移民情况,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移民的重要原因。
其实,因为阳光、空气、水源生命三要素而“孟母三迁”的传闻大家已经屡见不鲜。最近,更是有“加拿大入籍门槛提高、内地富人压垮移民政策”甚嚣尘上,顺带着,“环境移民”又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23年增长了128.6%。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2011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的国人在国内拥有约33万亿元资产,其中2.8万亿元的资产已转移至海外,约占中国2011年GDP的3%。
按理说,移民是国际正常现象,有进有出,个人自由选择。但富人扎堆移民还直接指向“纯氧生活”,被放到2013年中国雾霾蔽日的大背景下,不能不让人有环境生态层面考量。《新财富》2013年的调查,认为环境、医疗水平等因素成为中国人移民的第二大原因,近70%的中国移民承认这是导致他们移民的重要原因。因此有人很是担忧地呼吁,当居住环境逼着人用脚投票的时候,要加大环境投入、要想方设法以青山绿水留住人,要不然有钱人和精英都跑了!但是,恐怕我们不能光把目光盯在这些所谓的高净值人士身上,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贫贱不能‘移’”,走不了的平民阶层。
因为在“人人都是责任人”的公共环境事件中,最倒霉的不是能向环境高地迁徙的富人,而是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待在环境洼地的普通百姓:一方面,他们没有从环境污染过程中获得任何收益;另一方面,他们手无寸铁面对公共环境风险,承受了环境压力,却分享不到环境红利,末了,还要为环境危害承担后果。
所以,尽管客观上环境问题不是中国一家独有的问题,但中国在“环境移民”问题上要有前瞻性的警惕。这种警惕,不仅要着眼于留住精英很创富阶层,更要从民生与民权的层面,关注那些“移不出去的人”。当城镇化的经济进程遇上逆城市化的生活选择,环境投入与环境整治,恐怕就不单单是个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西安晚报:女儿春节前后只陪父母一天,父母扫雪30里方便女儿赶火车。说是大年初八,年后上班第一天,因为陕北降雪天气,为送女儿上班顺利到达火车站,延安一对6旬夫妇竟然扫雪30里山路,让女儿到达火车站。这让女儿很是内疚,从年二十三回到家里,不是跟同学聚会就是朋友聊天,前前后后加起来陪父母也就一天的时间。
估计这一幕是不少年轻人回家过年的真实写照。有记者同行在天津街头随机采访30个40岁以下的青年人,有近七成承认马年春节在家里陪父母的时间只有一天左右,有的甚至还不到一天。感动唏嘘的背后是似乎所有人有意无意忽略的尴尬。一方面微博微信不断感慨沉重如山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另一方面却是现实生活中子女对父母感情需求的忽视,作为旁观者我们感动落泪,作为当事人我们又有没有为纳于行而自责呢。
对于父母的无私付出,作为子女我们是否尽到了足够的反哺义务?对于父母的关爱,作为子女我们是否真正对老人的情感给予了足够的关心?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却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呼朋引伴觥筹交错上,我们又有没有正视过父母失落的眼神?即便依法“常回家看看”,可春节我们能留给父母的时间也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天,我们是不是分裂的人格呢?为网上千里之外的别人而感动,却对身边尽在咫尺的亲人无动于衷?父母扫雪三十里,说明我们走得再远非得再高,永远是父母眼里需要呵护的孩子,而春节只陪父母一天则提醒所有的儿女,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好。
不管是溺爱还是关怀,不管是做得过了还是没必要,扫雪三十里的父母,依然一如既往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在子女生命长河中,父母无数次反复证明这一点。也许习以为常我们没有大惊小怪。但是我们有没有做够的成绩去面对逐渐老去父母的亲情需求和反哺慰藉,有没有尽最大努力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而无愧于心呢?但愿每个子女感动之余更要行动,不要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付出的不等式显得太过于刺眼。刺眼到令人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