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文简体 > 专题 > 笔尖走世界 > 韦波 > 文章 > 正文

中国养老不及格吗?

2014-03-03 15:01:35来源:韦波网络编辑:夏汝

20140301韦波读报


中国经济周刊:药房托管:解决“以药养医”的妙方还是毒鸩?


【韦波读报视频推荐】药房托管:解决“以药养医”的妙方还是毒鸩?


http://www.bbrtv.com/2014/0228/155531.html


说是最近,针对康美药业“拿下”81家医院药房的消息,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谨慎表示:“部分地区将药房从门诊剥离这一现象对于切断医疗卫生人员和药品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农历马年刚一到来,医药流通企业就拉开了一场抢占医院药品供应市场的“圈地”大戏。从1月31日到2月12日,短短13天,康美药业就宣布拿下广东、吉林、辽宁三省81家医院的药房托管权。今后这些医院所用的所有药品统一由康美药业负责供应和集中配送,签约期限大多长达15~20年。同时康美药业表示,医院之所以将药房委托自己管理,是为了实现医院“医药分业”,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过此言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就认为,药房托管非但不是“医药分开”的改革方向,反而是变本加厉的“以药养医”。改变的只是药房的管理者,并没有真正“医药分开”,甚至在医院和药企的利润分成合同下,双方会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试图把“医药分开”当初解决“看病贵”问题的药房托管,其实是披着羊皮的狼。


那么,药房托管,到底是羊是狼呢?其实,在康美托管医院药房之前,南京医药也曾在南京市纪委的牵头下,展开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药房托管行动。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商业贿赂,试图在保证医院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既能让托管企业获取微利,还可以挤出一些利润空间,从而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不过最后这场被寄予厚望三方共赢、看似可以实现“医药分家”的改革试水最终失败了。被迫试点的医院不愿意放弃自身的利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约而同只开最低廉的青霉素,最终迫使托管方亏损,同时逐步提高返还比价,最后逼使南京医药退出。


那么,康美药业和81家医院为什么愿意再度尝试呢?背后的原因是在药品零差率的大背景下,政府拉郎配,医院甩包袱,企业抢阵地,三方一拍即合,医院利益不损,药企来独家垄断,政府减轻负担,何乐不为。但由此所谓的“医药分开”非但没有切断利益链条,反而形成了由政府支持的、更加强势的垄断,最终老百姓指望的看病贵,也不会因此变地更便宜。


人民日报:地方患上土地依赖症:没土地资源谈发展难想象


【韦波读报视频推荐】地方患上土地依赖症:没土地资源谈发展难想象


http://www.bbrtv.com/2014/0228/155522.html


说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各省市土地出让金暴涨,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某些省的土地收入甚至超税收。然而,土地财政表面风光却透露出很多危险信号。随着可开发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不敢想象没了土地资源的地方政府,还会怎样来发展经济。


根据最近国土部发布的数据,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金额达4.1万亿元,而去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才12万亿,这样一算,土地收入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33%左右。


最近,北京土地市场再次成交三宗居住类用地,共计成交土地出让金109.58亿元。其中,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地块被泰禾集团以49.58亿元收入囊中。据估算,扣除配建限价商品房以及还建的商业部分后,这块地上的商品房部分楼面价将达到6.8万元/平方米。业内人士感叹,北京四环房价毫无争议的已全面提前奔入10万元时代。


有统计显示,10年前地价在整个房价中大概只占20%,最近几年则上升到60%甚至更高。任志强多次就对土地出让“开炮”,认为土地出让金是推高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一边是地王频出,一边是财政增收,让人不得不质疑这种生财之道。


然而,土地财政表面风光,却透露出很多危险的信号。除了推高房价,背后的弊端更是不容小觑。地方政府在土地上取得巨大的收益后,很容易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渴望坐享其成,不努力发展实体经济,更别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了。


由此,地方经济还会陷入“卖地—举债—再卖地”的恶性循环,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前的虚假繁荣“埋单”。随着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不敢想象,没有了土地资源的地方政府,还会怎样来发展地方经济。


同时,靠卖地增收,加大了地方的金融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不利于财政税收的平稳与安全。


因此,我们不能仅看到“卖地”带来的美好,更应看清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发展健康、平稳,并且可持续。


经济观察报:中国高铁的进退困局


【韦波读报视频推荐】中国高铁进退困局 敢问路在何方


http://www.bbrtv.com/2014/0228/155537.html


说是中国的高铁作为国家一张名片,真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大国的标志。但是有业内人士却担心,由于铁路资源的逐渐增多,建设项目或将在未来3年或5年后大幅下降。


在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高铁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中国90%以上人口地区。也就是说,6年之后中国高铁基本成型,需求骤减,铁路建设的好日子讲戛然而止。很难想象,现在每年数千亿元高铁市场的巨大需求,有一天突然一下子消失了,代表中国奇迹一飞冲天的高铁产业该怎么办?这可是关系到冶金、机械、电子等等庞大产业链上的成千上万家公司和数百万从业者。


内部需求不足,走出去当然是首选。但截至目前,中国高铁全方位、由中国公司主导的走出去愿望,至今没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成功项目。


首先,不少欧美国家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虽然有些有高铁建设需求,但经济没有全面复苏之下,作为投资成本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昂贵高铁项目,显然不是走出去的最好时机。不过,美国加拿大以及南美欧洲少数国家亚洲经济相对较富裕国家,还是有中国高铁机会的。因此,尽管海外之路布满荆棘,困难重重,但中国高铁不能放弃,要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走出去。由此,总理才成了中国高铁的推销员。


去年底,中国路桥花了整整5年时间才谈下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正式开工,这是国际上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建造的现代化新型铁路,大部分资金由中国提供贷款。按照规划,蒙内铁路未来还将连接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金),成为连通东非多个国家的经济大动脉。


但是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的成功依然无法帮助中国高铁进入欧洲市场,因为国际上的高铁标准被欧洲标准垄断,中国标准不被国际接受。而在标准之争背后,实质是中国企业和欧美企业的商业利益之争。采用欧洲标准,意味着中国高铁所有的产品装备都要经过欧洲认证,这些都是要交不菲的认证费用,最终将大大增加中国高铁的生产成本,削弱中国高铁的竞争优势。而且一旦采用欧洲标准的体系,中国高铁从此受制于人,兴衰命脉掌握在竞争对手的手里。


有世界银行专家建议,中国高铁要建立起品牌国际市场认知力,用足够科学权威的数据说明中国高铁无论建设还是设备,都同样有效,同样高质量,同样安全,在国际上塑造中国高铁的良好形象。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养老不及格吗?


说是最近,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发布中国养老三大指数。“老龄社会发展指数(2012)”、“养老金发展指数(2013)”、“医疗保障发展指数(2013)”。但这三个指数中有两个都低于60分。难道中国养老真的不及格吗?


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去年国家民政部部长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十分迅速,态势十分严峻,“人活着,钱没了”,并不是一句玩笑话。老有所养,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如今格外现实地摆在中国人面前。


更为严峻的是中国“未富先老”的态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大多数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约为1万美元,而中国仅为0.1万美元。在中国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中,财产性收入仅占0.3%,更多的是靠子女供养。可2亿人口要养老,中国准备好了吗?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表示,老龄社会是科技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社会,国家在进入深度和超级老龄社会之前,应当做好三个准备:青年人口拥有人力资本、老龄人口拥有养老资产、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然而,他们课题组一项旨在评价老龄社会状况和发展战略的“老龄社会发展指数”研究结果却显示,中国的得分只有52.6,准备不足,还不及格。由此专家担忧,在公共治理完善的国家,提前二三十年就要拿出应对老龄化的方案。而中国要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双重难题,而且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必须早作准备。


至于养老金,目前,社会保险结构混乱,企业年金步履维艰,商业养老保险品种繁多,如同“雾里看花”,消费者信任度不高。而从养老方式来看,超过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即便是北京的“9064”养老规划:居家养老的占90%,社区养老6%,入住养老服务机构4%。但现在看来,显然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产业发展不足,虚空着几千万就业岗位,中档养老机构明显供不应求。


“老龄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中国离“老而富足”却似乎还很遥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养老金改革的原则,顶层设计已经开始,问题逐渐暴露,方案日渐明确。完成了顶层设计,还必须要把政策变为实际行动,中国严峻的养老形势才能迎来真正的转机。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